开缘。
这个地方有一个重要的观念。我们研究菩萨戒,我们看到佛陀对于一个人生起增上惭愧心是非常的包容,如果我们今天看这个戒律会发觉一件事,佛陀当然也会待人处事,你看佛陀在僧团当中有两个弟子跟他特别亲密的:一个是阿难尊者,一个是提婆达多。
这两个都是佛陀的堂弟,但是佛陀对这两个人的态度是截然不同。你看阿难尊者在日常生活当中有过失出现,佛陀的口气是摄受的、鼓励的;但是如果是提婆达多犯错,佛陀的口气是非常严厉的诃责詈。
有弟子就说「佛陀的心不平等」,佛陀说:我的心就像大地一样平等的呵护众生,但是为什么对阿难尊者跟提婆达多有不同的差别呢?因为阿难尊者内心当中具足惭愧;提婆达多是无惭无愧,所以不用这种骂詈粗恶的言词,他没办法改过的。
佛陀讲完这个事情以后,就讲了一个小故事 来说明提婆达多过去的因缘,佛陀说:过去有一个婆罗门,这个婆罗门发心要做一个功德,就是在荒野山路的地方,他挖了一个井叫做义井,提供过路的人在这个地方歇歇脚、喝喝水、洗洗脸,很多人因为这样子就得到很大的利益。有一天黄昏的时候来了一群野干,野干也到这个井来喝水、洗脸、休息,野干用完水要离开的时候,野干王就把头伸在勺子里面,头往上一摇、往地上一摔,就把这个木头做的勺子给摔坏了,摔坏以后它就很得意。
其它的野干就劝谏说:这个勺子有它的作用,很多人用它来汲水,你把它破坏了,其它人就不能受用了。野干王说:我的心情只管我欢喜不欢喜,这个勺子有什么作用,我不在乎的。讲完以后它就离开了。离开以后,这个时候有人就跟婆罗门报告说:你的义井做得很好、地点很好,但是你的勺子被摔坏了、被野干摔坏了。这个婆罗门说「没关系,摔坏了我再做一个」,他又做一个新的放在旁边。
第二天这个野干王又带一群野干来用水,用完以后,它又把头伸进去,然后一摔又把它弄坏了。摔坏以后,人家又跟婆罗门报告,他又补上去一个,这个野干王总共把勺子摔坏了十四个。凡夫的心情在做善业耐心是有限的,凡夫跟圣人的善心不同,凡夫的善心是夹杂烦恼,你不能刺激他。这个婆罗门被摔了十四个勺子以后,他的烦恼被触动了,他说「是谁障碍我做功德」?
他很生气,这一天早上就拿着一根棒子,躲在树后看看是谁破坏这个勺子。早上过去了,没事;中午也过去了,没事;哦,到了黄昏的时候,野干王又带了一群野干来喝水,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