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意见,有本事你也一次性整这么多成果出来,只要你有这本事,我一样敲锣打鼓的给你发。
于是大家最终商定,设立一个科技奖,用于奖励系统内的重大科技成就,以及在这些成就中具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结合十七机部的特点,奖项起名为“烈火科技奖”。
烈火炼真金嘛。
至于奖项什么时候发下去,那就有得等了,一个奖项规则的制定、筹备、评审、发奖一连串下来,还得不少时间。
而轧钢厂这边,倒是没有掀起多大波澜,因为这个事情只在少数人内部流传,只有少部分人知道情况,暗暗激动。
某化学研究所,向总又收到一封电报,这回连字带标点就六个。
“已成,速来!”
看着熟悉的发报人,和这几个言简意赅的字,向总一跳三丈高。
“小冯,小冯,买票,去京城!!”
试制尿素钢成功的高振东,给自己放了个假,第三炉第四炉的试制,都交给了京钢厂和三轧厂的同志们。
该交代的都交代了,该拿出来都拿出来了,你们是成熟的科研组了,要学会自己炼钢了。
对于高振东的行为,耐腐材料联合试制组的同志没有半分不满,都到这程度了,还要高处长镇守此处,那是我们的耻辱。
你该干嘛干嘛去。
高振东干嘛去了呢?他去信守自己的承诺去了。
娄家,娄晓娥拿着三本高振东带过来的样书,笑出两弯新月。
这是高振东的《项目管理体系》出版,两人在兴画书店买书的时候,向娄晓娥做出的承诺,以后出更多的书。
娄晓娥手中的三本书扉页上,写着同样的一句话。
——“致晓娥:这是第X本。高振东”
这是他们两之间的小情趣。
字都一样,只是X分别变成了二、三、四。
至于哪一本排老二,哪一本排老四,其实是本糊涂账,就好像三胞胎,其实谁比谁大?都一样大。
好在书本不会像小孩,要争出个大小顺序来。
娄晓娥很满意高振东这种看起来仿佛很无趣、有些僵硬的理工男式浪漫。
只能说,有些好,得碰对人,才能散发出光芒。
娄晓娥像献宝一样,拿着书在父母面前显摆,这是我家振东新出的书!
娄母看着两人,脸上笑开了花。
因为书,更因为两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