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别人,那一般来说肯定没有钢铁厂的熟悉,可是这位高振东就不一样了。”
“你想想,那几样才转产不久的保密材料”
“啊,我想起来了,原来是他!难怪。”
领导见大家情绪高涨,也笑道:“是的,这个高振东同志不错,要奖”
说到这儿,领导的话突然卡壳了。
大家都有些奇怪,看向他。
领导苦笑一声:“这位同志的成果比较多,好像不太好奖励了。”
于是有不了解情况的,请领导说说到底怎么回事儿。
领导把高振东的成果列了个大概,在场所有人都很惊讶,知道这位同志高产,可是没想到高产似那啥。
这回算是知道领导卡壳是为什么了,不太好奖励了,这人成果多,而且还都挺重要。
其实也还好,高振东已经从10级技术员升到了7级工程师,行政级别也上到了副处,抛开重要性不说,擢升次数和成果数量上基本是对应的。
可偏偏重要性这东西不太好抛开。
大家一合计,觉得还是有点对不住高振东同志,一帮高出好多个级别的大佬为一个小小的副处抠脑袋,这事儿也真不多见。
大家想了一会,一位副职开口道:“要不这样吧,我们设立一个对技术人员的荣誉,每年颁发一次,正好除了高振东同志,这种类似情况其实也有,只是没他这么夸张。我们用这个荣誉来肯定他们的贡献,也是一桩美事。”
意思就是不方便短时间涨级别涨职称的,就先发个奖。
另一位副职点点头:“嗯,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在职称、级别评定的时候,充分考虑这个荣誉的作用。”
嗯,这办法整挺好,短时间就算用不上,就当是存起来了给下次用。”
大家一听,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冷不丁有位同志问道:“那高振东这给几个?一个?一堆?”
领导想了一下,直接拍板:“有几个给几个,这个针对项目的,只要在项目贡献排前三,不管是谁,就能发。客观评价,实事求是嘛。”
这种扎堆儿发奖的情况在那时候,其实并不少见,各条战线上空白多,机会多,猛人多,所以也就发得多。
具体情况,可以参见全军几次英模大会上那些勋章能当防弹衣的猛人。
大家一想,这个反正是一锤子买卖,不像级别什么的需要叠加还上去了就下不来,多点就多点吧,谁叫人家厉害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