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吕芳、黄锦父子对张居正的观感是很不错的。
有忙的话,也愿意搭把手,就和当年对待严嵩那样,有什么就说什么。
但有些事,正因为交情不错,反而更难开口了。
张居正为吕芳斟了杯酒,敬声道:“近来朝中发生了不少事情,全赖吕公公帮衬,多谢了。”
说到这里,张居正一饮而尽。
作为内阁首辅大臣。
张居正主管的六部衙门,目前只有吏部,掌管天下官员升贬谪迁,人事之权为第一权,按理说也就够了。
但到底是为官年少,在朝根基浅薄,张居正门生旧友,并没有合适担任吏部尚书之位的,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择一位老成持重的朝臣来暂管。
而杨博,便是张居正的选择。
晋党党魁。
德才兼备。
张居正甚至给出了杨博许诺,日后杨博愿意入阁拜相,也能助其一臂之力。
没有想到的是,一直在朝是骑墙派代表的杨博,在新年来临后,突然选择了站队。
而且,站队的不是他这位内阁首辅大臣,竟是“死对头”的内阁次辅大臣高拱。
吏部隐隐超出了张居正的控制,在高拱明里暗里的手段下,张居正这段时间过得非常难受。
张居正之前安插到关键位置的门生故吏,也被排挤出去,被高拱、杨博给安插了人。
权力的攻防,我增你就减,你增我就减。
张居正的权力,受到了巨大的挑战,要不是胡宗宪、李春芳、陈以勤对高拱进行了“提醒”,朝廷局势已经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变化也不会太久了,正月十六,也就是明日,陈以勤便会再次离开京城,去完成未尽的“清丈田亩、均地于民”国策。
张居正原来还盼望着陈以勤快点走,可人真要走了,才知道珍惜。
胡宗宪是严嵩旧党,始终没有追逐权力,且一心想要完成军政分离国策,非常不愿意掺和到内阁斗争中。
而李春芳,“甘草阁老”之名,响彻朝野,那就是个老狐狸,哪怕能帮忙,也不会伸手帮忙。
再这样下去,张居正就要成第二个夏言了,身为首揆,却被阁臣架空。
圣上之前闭关,批红权落在司礼监手上,在内阁政务堂旁轮流值班批红的吕芳、黄锦父子,否了不少高拱、杨博的人升迁调动,变相帮了张居正的大忙。
吕芳没有喝这杯酒,也没有受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