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潮点点头,顺着王蒙这句话往下道:“其实我知道这些人是谁,甚至知道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现场一片沉默,在座的都是人精,都是见识过文学圈、舆论界的许多怪现状的,张潮和王蒙这一唱一和下,哪里还不知道这股风从哪里来。
刘恒和张潮关系不错,脾气也大,用保温杯一磕桌面,发出“咚”的一声响,吓了大家一跳,只听他道:“要越界也是这些人先越界。
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这次你要去日本展现中国文学的形象,就得先把泼在你身上的脏水擦干净了。
这些人真是什么钱都敢赚,这回让群众收拾收拾他们!”
张潮:“……”心里忍不住翻了白眼。什么“攘外必先安内”,有这么咒人的吗?
但也只能无奈地叹口气道:“这次泼脏水的这些人都是无名小卒……”
刘恒纳闷了,问道:“无名小卒不好吗?这优势在你啊!”
张潮:“……”刘老师,你不会说话就少说点!还有最近那个经典电影少看点……
不过他还是只能耐心地解释道:“马悦然这么一说,同学们这么一‘揪’,我就没办法放长线、钓大鱼了啊,可惜,可惜!”
众人:“……”大家都在同仇敌忾,你琢磨的是怎么钓大鱼?
不过没一会儿,也都琢磨过来了,就连刘恒都猛拍了一下大腿道:“还真是!”
这件事复杂就复杂在,他们可以扣屎盆子,但是在现在的舆论环境下,同学们“揪出来”的行为,反而会让张潮在舆论上陷入被动。
因为时过境迁,张潮已经不是几年前那个初出茅庐的青涩小伙儿了,无论他承不承认,他都是文坛上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一方诸侯”。
而这一次批评他的人——无论是某某大学文学院的副教授,还是某某地方作协的老作家,加起来与他都不在一个量级。
张潮过往在舆论战中能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他一直都是相对弱势的那一方,他的反击往往被认为是无可奈何的正当防卫——只是有时候防卫太过当了点,不小心就把对手舆论超度了而已。
就像这一次他拒绝马悦然,人们在态度上认同他的更多一些,除了他在CCTV访谈中的出色表现以外,内在的情感逻辑仍然是他和马悦然之间巨大的身份差距。
一个刚刚崛起几年的中国青年作家,一个“积威”20多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大家下意识肯定认为前者的话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