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多成见,更不需要媒体在我们当中制造隔阂。
昨晚我看了你的采访,更坚定了我的决心。”
张潮有些意外,直接了当地问道:“难道你不觉得我冒犯了你吗?”
基兰·德赛叹了一口气道:“当然不。你点出了我长久以来的困惑——虽然不够准确。”
张潮:“哦?”
基兰·德赛解释道:“‘母语创作’其实是每一个作家的本能。但是在印度,像我这样家庭的孩子,往往会面临这样的问题——英语,印地语,或者其他一种印度方言——到底哪个才是‘母语’?
它们几乎同时出现在我们的生命里,在我开始系统地学习表达时,它们也是平行并进的关系。”
张潮一愣,他确实没有想到会是这样。
基兰·德赛继续道:“所以当我开始创作时,我确实面临这样的选择——是使用印地语,还是使用英语?”
张潮问道:“那什么促使你选择英语?”
基兰·德赛露出回忆的神色,说道:“是因为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就是使用英语创作,我从小就读她的作品。所以即使我熟练掌握了印地语的一切秘密,但是对我来说,‘英语’作为‘的母语’,可能更为自然。”
这让张潮有些尴尬了,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想的有些简单了。基兰·德赛,不是自己的燕大师姐黎翊云。
张潮感叹道:“所以你来是正确的,同样也启发了我。这世界上的生活确实千姿百态……”
基兰·德赛连忙道:“但其实你说的没错,你与‘黎’关于‘母语创作’的探讨启发了我。让我意识到,为什么我在写作当中,总会遇到一些特别的问题。”
张潮想了想,问道:“是指那些用英语无法准确表达的‘移民’特有的感受吗?”
基兰·德赛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点头道:“是啊!张,你真是一个文学的奇才!你看过我的了?”
张潮指了指身边的许蕊雅道:“虽然你的作品还没有中译本,但是她是一名出色的译者,为我翻译了一部分章节——哦,我的英语只是对话还行,直接阅读你的原著,恐怕会错失比翻译更多的信息。”
基兰·德赛连忙伸手和许蕊雅的握了一下,道:“感谢你的工作。如果有可能,我想邀请你做我的的中文翻译。我相信张的眼光!”
许蕊雅又惊又喜,连忙答应下来。
张潮则微笑地看着两人。之前的两个嘉宾,斯蒂芬·金在国内有合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