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吧网管来得可靠。
至于“电脑修得好,单身直到老”,那就是另外一个悲伤的故事了。
头儿想了想,觉得这个建议有点意思。
“嗯,我回头找部里的领导汇报一下工作试试,没准儿能行。听说又要配发更好的计算机了,现在这个,好用是好用,总觉得差点儿意思,有点浪费。”
防工委和十二机部已经联合起来,开始用DJS-61替代各单位的DJS59/60D,风声已经传遍了。
主要是DJS-61的产量和价格,哪怕1274没有针对它爆产能,实际上也比DJS-60D这些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用氪金游戏来做比喻,如果说DJS-60D之前的晶体管计算机,是靠收集碎片拼出一台电脑的话,那DJS-61就恰好反过来,是把一个装备拆开,每一枚碎片都是一台电脑。
高振东并不知道随着计算机的逐步普及,已经有人在自动催生出新的需求,他现在正在和搞雷达的同志开小会,就在三分厂的会客室里。
就是搞战斗机雷达的刘总他们。
项目早已启动,刘总他们已经做了一个完整的前期方案出来,甚至动用计算机对一些参数进行了模拟计算。
好消息:行波管造出来了,效果很好。
坏消息:天线差点儿意思,表现不佳。
“高总工,你设计的这个行波管,比起现在我们用的磁控管来说,的确是增益增大不少,而且频率控制精准,我们测试过,作为脉冲多普勒雷达的功率放大器件,的确是比磁控管强出太多。”
“能用就好,如此一来,信号源的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你们做的是70dB还是40dB?”
“70dB,40dB增益小了一些。虽然70体积重量都比40的大,但是综合下来还是值得的。”
高振东想了想:“把你们现在的雷达信号放大系统框图给我看看。”
刘总不知道高振东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看起来好像是对70dB不太满意?
他把方案翻到雷达信号放大系统部分,递给了高振东。
他们的方案,是把信号产生出来之后,先过功分器,再过均衡和调节器,最后通过增益70dB的行波管进行放大。
高振东仔细在心里啊算了算,提了意见。
“暂停70dB的,先搞40dB。”
这个意见把刘总给整懵了,增益自然是越大越好,你搞个4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