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不少问题。
之所以要三倍体积,是因为一来,要考虑军用加固的空间投入,二来,在没有廉价单片机作为数据加器件的情况下,要考虑一个体积比较大的,由数字电路组成的,密钥可配置的硬件加密机。
高振东的想法,是向前至少延伸到连,最好下到排。不过连排的设备,需要更进一步缩小,这个还要靠集成电路工艺的进步才行。
这样一来,我们的侦察兵、前线指战员这些前端节点上的同志,就能在侦察敌情后,找个安全的地方,悄悄的把情报写好,通过电台几秒之内就传出去了。
不用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大吼大叫,一是不安全,二是特么的有可能听不清啊,而且也没法自动处理。
看着这个不大的铁盒子,几位同志都有些傻眼。
这东西,看着眼熟啊。
乔工拿起调制解调器仔细端详:“高总工,这个我们在通信院看到过,他们说这个是用于有线通信的。”
高振东笑了:“是啊,但是它也同时能用于无线通信,其实原理都是一样的,这东西是我给他们做的,放心吧,没问题。”
啊?你做的?那没事儿了。
原作者都打包票了,那真是比什么保证都来得有效。
难怪防工委叫来找这位高总,还说通信院用的东西都是人家给做的。
“高总工,这个我们能不能带走?方便我们做设计。”
高振东笑道:“这东西和djs-60d不一样,你们拿去也没有实际的作用,怎么把它和电台结合起来,是我们要完成的事情。这样,为了方便你们设计,我给你们三套壳子,你们把三套壳子叠起来,就是这个设备的体积了。”
能拿到壳子也不错,至少该怎么布置,基本上是有据可循了。
高振东将调制解调器放下,又叮嘱道:“这个东西,不但指挥车上要有,而且侦察车上也一定要有。”
“好的,这个我们一定会考虑,您这么大力气,一定是想把侦察和指挥连起来的。”乔工也不是傻子,对于高振东的终极目的他猜不到,但是这种前后端一定要连接的实现手段,肯定是心里有数的。
见他已经完全理解了自己的意思,高振东又道:“最后一点,指挥车上一定要有可以自由移动,可以由单兵带下车的电台。”
装甲兵的同志一听,击节叫好:“对对对,这个一定要有。”
下车指挥的情况,是免不了的,而且这本身也是一种备份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