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转换的原因。你们厂是搞模拟器件的,但看起来你对数字电路也有一定的研究啊。”
这位同志看起来不是刚毕业的,那在学校里就系统学习数字电路的可能性不太大。
“嘿嘿,我去年在书店看到一本叫做《逻辑运算及数字电路之设计》,觉得很有意思,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就买回去自学了一下。”
高振东笑着点点头,嗯,小伙子还是很好学滴嘛!????说到这里,光阳厂的这位同志突然想起来什么了。
“啊,我想起来了,高总工,那本书的作者,就是您吧?”
其他同志看向高振东的眼神,顿时肃然起敬,前面光知道这是一位在部里很受重视的技术专家,但是到底技术高到什么程度,除了交流的编码器相关内容外,其他还暂时感受不到。
而这一下子,就有了深切感受了,能直接出书的,还是数字电路逻辑运算这种一听就是高技术的内容,那是真不得了。
只有杨总,看着这位同志,一副“小子可以啊,路走宽了”的表情。
他清了清嗓子:“高总,小徐是我们厂的年轻技术骨干,一向勤奋好学,思路很多。”
虽然这个“年轻骨干”其实比高振东年纪还大点儿,但是丝毫没有影响他以“小徐”的名义向高振东做介绍。
高振东心情还是舒畅的,只要心理正常的人,听见别人认可自己实实在在拿出来的成绩,就没有心情不愉快的。
“嗯,徐同志不错,可以在这方面多多努力一下,光电编码器的设计和应用,也偏数字比较多,多了解一下数字电路方面的东西,对于这个工作是有好处的。”高振东开口鼓励道。
杨总点头:“嗯,我们在工作中,会注意充分发挥同志们的长处,挖掘同志们的潜力。”
其他光阳厂的人看向小徐的眼神充满了羡慕,但是嫉妒倒是不至于。
这是人家该得的,整个团队,只有他能说得出这本书,想得出增量编码器低位替代绝对编码器的想法,这就是能力,这就是本事。
菜就多练,去嫉妒别人对于改善自己的状况没有任何作用,大家的心还是很正的。
见大家都对搞增量编码器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想法,高振东拿出纸笔,画了一个图。
“同志们,这个就是光电编码器的核心,光电编码盘了。”
所有人都凑上去,想仔细看看,进度这么快的么?这就把核心的东西都教给我们了?
图上是一个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