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了自己的来意:“高处长,这次来,是如上次电话里所说,向你请教来了。”
高振东摇摇头:“请教不敢当,有什么能交流的,我们交流交流。”
齐工也不客气,和高振东说起了自己的想法。
“你们是准备把DJS-60D做加固处理后,装到仿制反舰导弹系统里面去?”
听着齐工的话,高振东也感到高兴,这不就是自己搞单板机的意义嘛,用途极广,各行各业都能用得上。
“是的,不过具体怎么用,能怎么用,我们还在考虑中,你是DJS-60D的研究人,又是自动化专业的,对计算机和制导应该都是非常熟悉的,我们想听听你的意见。”
高振东听着齐工的话,陷入了思考。
他一边思考,一边问了一些问题,齐工也一一作答。
良久,高振东道:“从成本和全系统的角度,我不建议贸然把DJS-60D放到导弹上,导弹上其他子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没法为它提供足够的工作条件和资源,简单说,浪费了。”
这句话虽然是半否定了齐工的想法,可是邱总和齐工对高振东的评价却是更高了,从实际角度出发,不因为自己是DJS-60D的研究人,就盲目推广,罔顾现实。
“同时相对反舰导弹来说,其目标的机动能力极为有限,导弹的控制律、制导算法、飞控响应速度这些东西,都没有太高的需求。从你刚才介绍的现状来看,现有子系统已经足够了,在总体战技指标和各子系统没有大变化的前提下,也没有改进的必要。”
高振东这话,非常客观,邱总道:“看来高顾问和我们的想法比较一致啊,弹载计算机暂时有点超前了。”
高振东点点头,又摇摇头:“不过如果要用,倒也不是没有用处,至少在减重、降低系统复杂度、提升系统维护性等方面,还是大有好处的。”
这几方面,一下子就把两位老总的兴趣给提起来了,看起来好像对性能没有提升,可是却是能实实在在增加战斗力的。
“高顾问,还请详细说说。”
高振东道:“刚才我听说,导弹的惯性制导是用的惯性平台对吧?”
高振东记得前世看到过一张照片,544导弹的制导系统个头挺大的。
齐工点点头:“对,是这样,平台的确比较笨重,高顾问,你是想用计算机替代掉惯性平台?”
这事儿想着怎么感觉不靠谱啊,计算机本身可没有测量角度和加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