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也挺广的,具体是哪一种就不好说了。当然,现在其实在研的型号,并不多。
蔡总仔细的阅读着测试报告,神情越来越激动,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高振东没有打扰他,对于他们,高振东保持着最崇高的敬意。
良久,蔡总抬起头:“高主任,这个材料对我们非常有意义,我冒昧问一句,这个材料是能稳定生产吗?”
甚至他都没问成本问题!高振东心想。
这句稳定生产,包含了很多,比如技术、工艺是否稳定,是否从外部得来但是没有仿制完成,原材料是否有稳定的来源等等。
高振东笑道:“这个倒是没问题,这个东西,就是我带着我们厂的人,用我们厂的设备生产的,不过它用到了一种比较稀缺的金属,占比还不小,所以大批量暂时不行,小批量没问题。”
里面用到了钼,占比高达50%,这个如果大批量作为普通材料使用,倒是有一定的麻烦,剩下的钨,那就不用说了,我们可是一个连霰弹枪都用钨合金弹丸的国度。
蔡总闻言,却并不失望,喜上眉梢:“小批量就行,小批量就行。”
听见他的话,高振东大概知道他要拿来做什么了。
实在是给出的条件太多,而需要猜的范围太窄,可能性太少了。
石墨喉衬的用户,那肯定是搞火箭的。
用钨钼合金做火箭发动机喉衬却又不太可能,对于他们来说,钨钼合金密度太大了,在石墨喉衬的性能与钨钼合金差不多的情况下,肯定是优选石墨。
同理,发动机壳体和喷管也不太可能,而钨钼合金能用的地方虽然多,但是高振东送到碳研院的主要测试项目,都是围绕火箭上的耐高温应用的,所以蔡总得知测试结果后能应用的方向,那就多半也在这个方向上。
高温应用,不是喉衬,不是喷管,不是发动机壳体,而且只要小批量,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性。
高振东笑着道:“嗯,这个东西用来做燃气舵,的确是挺合适的。”
此言一出,直接把蔡总给定在那儿了,不可能!!!!!他怎么知道我要拿来做什么?
这是个间谍?不对不对,开什么玩笑,是间谍就不可能自曝,何况从他的情况来看,这简直就天方夜谭。
那他怎么知道我要拿来做燃气舵?要知道这年头,哪怕是军工人,大部分也不懂燃气舵是什么东西,和空气舵有什么区别。
他难道就是靠着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