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虽然心高气傲,却并非不明事理,错了便果断的立正认错。
“丞相之深谋远虑,臣自愧不如呀。”
“这再好的选官之制,若是有伤于天子皇权,臣以为也断然不可行。”
“如此看来,曹操推行此法,亦不过是为笼络士家豪姓人心,实则乃鼠目浅光之举。”
“陛下神武雄略,乃是要再开创我大汉百年盛世的明君,凡事自当为子孙万世长远计,岂能学曹操那般短视!”
“这九品官人法,臣以为断不可行!”
田丰亦改变了力场。
他素来刚毅正直,虽出身士家豪姓,却首先不忘自己乃是刘备的臣子,大汉朝的臣子。
这九品官人法虽对士家有利,却有损于刘备这个天子的权力,对大汉朝长治久安有弊端,田丰自然优势选择为天子朝廷考虑。
他并没有以私废公!
当然,眼前这班大臣,也并非人人皆似田丰这般刚正秉公,事事以天子朝廷为先。
有人改变立场,但也有不少人,选择了沉默。
没办法,萧方都站出来说了,这九品官人法推行下去,将来会使大汉朝有亡国之祸,会架空天子!
这时候谁敢站出来反驳萧方?
“还是景略看的更深远周详,如此看来,朕确实不能学曹操的鼠目寸光。”
刘备重重点头,尔后却又眉头仍皱:
“可察举制已废,又不能推行这九品官人法,那朕当以何制来与曹操针锋相对,争夺人心?”
众臣沉默了下来。
诸葛亮也好,法正也罢,亦或是田丰,一时皆眉头深锁,思索不出个万全之策来。
大殿之上,本是热议的气氛,不由沉寂了下来。
“邓艾,把我叫你带的那东西,献给陛下吧。”
萧方向不远处侍立的小书僮吩咐道。
书僮的名字,确实是邓艾。
就是当年老刘平定荆州时,归降有功的刘表旧将邓济的儿子。
这孩子也算与他有缘,邓艾的名字,还是在邓济的请求下,由他所赐。
如今多年已过,当年那个襁褓中的婴儿,如今已长成了七八岁的少年郎。
萧方知邓艾天资聪颖,有名将之姿,将来必为大汉栋梁之才,得好好培养才是。
于是在老刘称帝之后,他便向邓济提出,将邓艾带在身边,做自己的侍读书僮。
邓济一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