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阳在原地沉思了会儿,再次看了翻看了下钾肥进口谈判的新闻。
钾肥离岸价上涨到了580美元,加上运费,预估的到岸价达到了5013元/吨。
中化与加国签订了100万吨的钾肥进口合同。
但接近5000元/吨的价格,是国内农民和经销商承受不了的。
有财经记者直接抨击有猫腻。
因为加拿大钾肥垄断商农特恩这时候还持有对国内进口企业还有很大影响力。
而且这次提价太狠了。
郭阳自己的判断,有猫腻倒不至于,只是国内掣肘太多,耽误了谈判效率,才让价格越谈越高。
国内今年钾肥市场可能会很惨淡。
回过神来,想起杨国成,郭阳已经有了思路。
一口一个老师,那就去看看你在老师心中到底有多大的份量。
罗修走了进来。
“老板,那个晋省的李兆会想见你,在大厅等着。”
“等我?”
海鑫集团是民营钢铁企业,如果是煤炭企业,郭阳可能会更感兴趣。
而且,郭阳听过这位富二代的故事,海鑫破产重组,自己最后也成了老赖。
“走吧,见一见。”
少顷,郭阳就见到了这位正值投资事业巅峰期的浪荡子。
只能说油腻,又矮又胖,和他身边的女星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不得不说,‘煤老板’在娱乐圈眼光这一块真是没得说。
娱乐圈少了煤老板,感觉瓶的质量都下降得厉害。
李兆会笑了笑,脸上的肥肉都快挤成了一块,“郭总,听闻微光投资是嘉禾的企业。”
“是又如何?”
李兆会挑了挑眉,说道:“不巧,我在投资领域也有些名气,京城惠宇投资就是我创办的。”
“没听过。”
郭阳说道:“如果是钢铁和煤炭,我们还能聊聊。”
其实李兆会没有郭阳认为的那么不堪,在亲自经营海鑫的三四年时间里,海鑫利润大涨。
随后可能是嫌赚钱太慢,又投身金融投资,借助民生银行一疫,更是将他推上了晋省首富。
如今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
如果不是听到了一些坊间关于微光投资的小道消息,李兆会才不会来自讨没趣。
“郭总对煤炭和钢铁有兴趣?”
“确实有点兴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