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部也想直接挖个大佬,但这次需要放弃公职,还要长期呆在老挝。
院士肯定挖不过来。
所以就看上了他的学生。
从资料上看,杨国成确实很合适,34岁,正高级工程师,在钾盐矿床方面发表过多篇专业论文。
老一代地质人的后代,子承父业,从小受到这方面的熏陶,又是郑绵平的学生。
最重要的是在前几年参与了老挝甘蒙省钾镁盐矿勘探,对老挝并不陌生。
这样的人,担任嘉禾钾盐项目的首席技术负责人,应该不成问题,不行还可以找老师,找师兄弟。
郭阳思考了会儿面试的时候该怎么提问,才缓缓睡去。
次日。
郭阳睡眼惺忪的拉开窗帘,却发现整个城市都一片混天暗地。
远处教学楼被包裹在黄沙之中,楼房的轮廓隐约可见。
唯一能看清晰的就是一排排整齐发亮的窗户,原本亮白色的节能灯管透过沙尘暴变成了黄色。
郭阳有些愕然。
明明昨天还是晴空万里。
今年可是奥运年啊!
三北防护林还任重道远啊!
吐槽了片刻,郭阳才去洗漱,随后在黄色的沙尘中,前往地质院附近的一所高档茶餐厅。
杨国成有些廋,和郭阳刚穿越过来那会儿一样,皮肤也偏暗黄,留着稍长的头发。
确认没找错人后,郭阳直接言明了来意。
“杨博士,嘉禾想邀请你任职老挝钾盐项目的首席技术负责人,目前项目队伍还没拉起来,还需要你兼任项目负责人,当然,如果以后合适,项目负责人就是你了。”
“啥?老挝?技术和项目负责人?”
杨国成显然还懵在鼓里,是一位在兰大任职的师兄联系的他,说是有企业想邀请他担任顾问。
但现在怎么成技术负责人了?
这和顾问可就差别大了,行话不是说吗:顾问顾问,顾得上就问,顾不上就不问。
而技术和项目负责人,明显就是要辞去公职。
杨国成起身准备走人。
他在地质所干得好好的,子承父业,上面还有个院士老师,自己也不是不学无术的废物,好好再搞几年研究,前途一片大好。
再说了,企业项目还是一穷二白,又是老挝那穷地方。
他脑子抽了才跳槽去企业!
看杨国成扭身要走,郭阳也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