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英也笑着说道,“我也有些诧异,听说你舅舅入宫了,正好我也闲着没事。左等没来,右等也没个消息,一问才知道跑你这都一个多时辰了。”
朱标有些意外,“这都误了吃饭?舅舅难得到我这来,都忘了吃饭了,实在是我的过错。”
朱元璋有些好奇的问道,“这倒是聊什么大事,聊的这么投机差点都忘了吃饭?”
不只是朱元璋好奇,马秀英也好奇,不过他们更开心的是朱标和马寻能聊到一块。
朱标笑着说道,“舅舅一直都是对一些士绅不满意,说浙东的人心思多。”
朱元璋立刻也觉得自己有话语权了,“你舅舅出身如此,咱们才是一路人。咱家祖上是佃户,一直苦哈哈。你舅舅自幼在外流浪,也知道富户多么贪心。”
马秀英和朱标也是在点头,他们也都认为马寻对一些士绅有意见,那是因为见多了元末的一些情况。
贫民无立锥之地,这就是现实。
佃户依附在地主身边,辛勤一生说不定死后都没有可葬身之地。
见识了这些事情,自然也就没办法和一些士绅一条心了,养出来这么个嫉恶如仇的性格等也容易理解。
朱标继续笑着说道,“舅舅不看好明年开科取士,想要摸个底。知道了国子学的情形,明年会试才好安排。”
听到朱标这么说,朱元璋和马秀英更加开心,因为这也是地地道道的正经事。
马寻不只是长进了知道办正事,还知道未雨绸缪先安排一些事情,这才是更让人开心的事情。
有些时候马寻觉得朱标如此有度量、心胸,大概是因为朱元璋和马秀英给夸出来的。
他现在就感同身受了,他哪怕是做出来一些小小的事情,朱元璋和马秀英都可以引申出来无数值得肯定的地方,然后大肆夸奖。
这么一个被鼓励、被肯定的状态,想要心胸狭隘都难。
在这么一个被爱、被重视的环境长大,想要心思阴沉都不可能。
吃着饭,朱标说道,“也就是舅舅心思重,大概是我这几天没让他诊诊脉,还过来给我诊脉。现在又换季了,他还要看看东宫居所。”
朱元璋那叫一个开心,“你亲娘舅,不照看你照看谁?你自己说说看,你舅舅对你好不好?”
对于马寻这个小舅子,朱元璋是再满意不过了。
能力暂且不说,单纯就是小舅子这么爱护标儿,那就是最好的小舅子了。
朱标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