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州的探子传来消息,大明首辅杨廷和、大臣梁储、彭泽、欧藏华等人都到了边境。其中彭泽精通军事,在大明境内多次剿灭叛军,不可不防。”
“欧藏华啊.”
达延汗回忆了一阵,说道:“前些日子我派往明国的使节回来,就提到了这个名字,他是明国新任鸿胪寺卿和礼部侍郎。”
“我麾下的探马九死一生探回来的消息.占领喀喇沁部之人,就是这位欧侍郎。”
鄂尔多固海看着达延汗提醒道:“大汗,我等对此人一无所知,要慎重啊!”
“这一点我自是明白”达延汗点了点头,随即便安排部下去探查关于欧藏华的一切消息。
与此同时,在喀喇沁部的大帐内,尤二郎满身血迹斑斑,带回了一则震撼人心的消息:
在距此地约三百里之遥的草原之中,赫然出现了一支浩荡无垠的军队,其规模之巨,目力所及之处竟无法窥其全貌,他估测其人数已逾十万之众。
在抓获的探马赤军嘴里,他们还套出了这支军队的主人,正是达延汗与鄂尔多固海!
“十万之众?!”
中军主将安乡伯·张铎、左哨军主将泰宁侯·陈儒一听到这个规模的敌军,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
他们步兵加火炮营加骑兵,总共才两万人,如何能与十万大军对抗?
“总督大人,要不我们.退守潘家口吧?借助城墙之利阻挡骑兵,再以火炮优势攻击,待到他们士气涣散之时,我等骑兵再出,定能击溃他们。”右翼军主将广恩伯·刘瑜看了看众人,开口提议道。
此话一出,主将之中,除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泰宁侯·陈儒以外,其他人都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欧藏华看着地图沉默不语,退守潘家口的确是一条不错的建议,却不是他心中的答案。
正所谓慈不掌兵,战争的本质是残酷的,若是因个人的同情或怜悯而错失良机,便会引起更残酷的后果
“退守的意义不大,反而会影响军心。而且我们有步兵和炮兵,撤退之时容易遭遇对方突袭。”欧藏华抬头看着众人,淡漠的说道:“是以坚守此处,才是上策。”
“总督大人想用两万人马战胜对方十万人马?”右哨军主将武安侯·郑英忍不住质问道。
“当然不是,我部的任务,是将这十万众拖延在此处,为友军创造机会。”
欧藏华笑了笑,自信满满的说道:“传令下去,全营打造防御设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