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世昭可不认为他这个东宫兄长是为了吹捧他而来的,“兄长有话便说。”
面对如此快的开门见山,东宫微微语塞,但很快恢复了正常道:“为兄听说你在北府军操练了一支三千人的新军。”
“本宫这边,有一位将才,不知可否引荐一二。”
楚世昭现在最大的本钱就是这支三千人的北府军,而他这位兄长的意思,显然是要插手这种新军,放入他的人手。
“这是父皇差遣之事,要是大兄想要引荐贤才,也应当向父皇说明。”楚世昭眼眸都没有抬起来,又道:“若是兄长想要这三千的新兵,我也能一并让之。”
“只求兄长放我就藩在外。”
说到这里,楚世昭叹了一口气,“我无二心。”
东宫颇为意外楚世昭的说辞,在他看来,如今的父皇显然有失偏颇,过于厚爱于楚世昭了。
无论是二皇子楚世仁,三皇子楚世虞,他们都没有资格住在皇宫之中。
而楚世昭现在却住进了武德殿。
如此做法,又怎么不让人心生想法,特别是现在的父皇,不仅是让楚世昭住武德殿,还让楚世昭坐镇北府军,有了其他兄弟所没有的兵权。
听到楚世昭想要就藩,楚世煦就更加诧异了,这不是让自己的优势荡然无存,甚至是拱手让人吗?
只有在父皇身边,离父皇越近的人,才越有机会得到皇权。
你外放出去了,那谁还能想起你呢?
楚世昭可不管楚世煦是怎么想的,在他看来,在长安待着,只能政变,而且还有漫长的整改期,要打磨大周王朝的吏治。
这个吏治有什么好整改的。
烂透了。
完全不如就藩一波流。
放楚世昭待在一个地方上猥琐发育,等到天下大乱,不管是起义军还是匈奴人入境,等他们清洗掉那些大周王朝的旧官僚,吏治自然就清明了。
当然,这样的做法也有弊端,那就是起义军和匈奴人入境的时候,势必是要连带之中带来战乱,百姓生灵涂炭是必然的。
可楚世昭也没得选。
东宫的脸上闪过一丝迟疑,又忽然意识到楚世昭的话中有话。
要是让父皇知道了他在北府军安插人手,那岂不是明着将自己的心思坦露在外。
于是楚世煦又道:“那我到时候亲自向父皇引荐贤才。”
他要是让楚世昭缄口莫言今天所说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