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诱,欲使其投降,纵使这样硬软并施,苏复都誓死不从。】
【苏复认定了楚世昭一定会为他报仇,也一定会打到草原过来,因此不断地在匈奴王庭唾骂那些匈奴贵族。】
【匈奴单于知道此事,立刻意识到现在的情况是让整个匈奴骑虎难下,但是他又觉得草原是大平原,是匈奴人的主场,而大周王朝主要的兵力仍然是步卒,就算是打到了草原,也不方便大周王朝施展。】
【只要楚世昭敢打,他们就敢退,不断地消耗对方的兵粮和物资,这么打下去,楚世昭也不敢耗着国力跟他们拼下去,而这件事情应该还没有严重到那种地步。】
【尤其是大周王朝如今百废待兴,大周王朝的新天子楚世昭还要处置政务,力图革新维强,匈奴单于思来想去,都不认为六年之前席卷整个大周王朝的卢马之乱,在这样动乱的余波下,大周王朝能够那么快地调整过来,甚至恢复国力。】
【不得不说,匈奴单于的判断还是极为准确的,之前他们协助马溯安、卢毅的叛乱,就是意识到在大周王朝内作战,他们出现了不能接受的损失,就降低了对此二人的协助,将整个大同的百姓赚到手后,悍然撤退,这不仅减少了千里奔袭,出征大周王朝的损失。】
【还给整个匈奴提供了十几万人口之众的劳工奴役,现在的大周朝正处于变法革新的重要时刻,匈奴单于觉得自己是能吃准楚世昭的态度。】
【开皇七年十一月,在得知苏复被匈奴王庭扣押,又回想起了当年匈奴人火烧大同城,卷走十几万百姓,破坏城池的险恶之举,楚世昭怒拍案板。】
【“如此甚好!”】
【“此一役,我们新仇旧账一并算上。”】
【“寇可往,吾亦可往!”】
【楚世昭在长安誓师,常年以来,楚世昭一直都在宣传主战思想,这导致大周王朝的武将武德充沛,尤其是以杨延朝为主的将领,他们几乎是恨不得立刻出征,将往年的积怨一并回馈,以怨报怨,以血还血!】
【不过,在长安内,也有一些居安思危,哀叹百姓生活的文臣,不断地劝说楚世昭不可穷兵黩武,给天下百姓一个喘息的机会,给天下百姓一个休养生息的余地。】
【对此,楚世昭只是淡淡说了一句,“尊严只在剑锋之上。”
【“这是国家的尊严,不是你们一人一家的尊严。”】
【“天下百姓是百姓,大同的百姓就不是百姓了,边塞的百姓就不是百姓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