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的物资。鹰可汗直截了当地问道:“圣母既然预知大雪灾,可有应对之策?”司徒乐回答道:“天地大变,必然与国家的气运息息相关。再过一个月,便是大夏国的秋试,紧接着又是老皇帝的七十大寿。届时,大夏各地的才子官员都会齐聚京都。因此,我建议可汗率军南下。”
鹰可汗疑惑地问:“圣母也赞同南下接粮?”他故意将“抢劫”说成“接粮”,以美化其意图。司徒乐却摇了摇头:“不,我们这次要直捣大夏京都!”有人担忧地道:“可是上次我们南下已被大夏识破,金阳洲边界已有重兵把守。”司徒乐却笑了:“正因如此,我才提出这个建议。”
众人不解其意,司徒乐解释道:“自从我们入关以来,已击溃大夏北关军团大部。如今驻扎在北关州南和武州的夏朝军队虽合有三十四万之众,但士气低落。原北方军团、禁卫军、地方军和定州军各占约三分之一,分别由候霸、秦尚、八王子带领(四王子已回京都)。他们各自为政,难以统一号令,防守尚可,但进攻我们则力不从心。”众人听后,都觉得司徒乐的分析十分有理。
司徒乐继续说道:“然而,他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京都如今只剩下八万禁军。为了防备我们再次奇袭京都,他们又分出三万禁军驻扎在金阳州。这样一来,京都的防御力量便大大减弱了。”
“京都目前仅驻有五万禁军。”有人提出疑问:“即便京都兵力薄弱,金阳洲重兵驻守,我们又如何能突袭京都呢?”众人深知此刻是京都防备最为松懈的时刻,却苦无良策,心中焦虑难当。圣母却道:“我曾预言,近年荒漠将遭遇大雪灾,同时大夏很快也将迎来罕见的连日暴雨,预测时间大约在大夏秋试之际。金阳洲的大夏守军已驻守多时,防备之心必然松懈。我们可借大雨掩护,突袭金阳洲大营,或许能在大夏老皇帝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兵临京都城下。这场天灾,或许正是上天赐予我们的良机。”
众人闻言纷纷议论,其中包括鹰部大汗呐曼、长子呐塔、次子呐克、大将狄秋、霍休以及呐嘛业一派,还有格林狼部酋长格雷、其子格尔特,漠蛇部酋长珀西、哈里斯两兄弟,漠北派武宗拉泰、公孙呼、烈风堂武宗烈风等人。下一任圣母烈娇,身为烈火堂的旁支子女,也站在圣母身侧,众人纷纷表达意见。尝过甜头的部落联盟大多表示支持。
轮到烈娇这位未来的圣母,现在的圣女发言时,由于她出身烈火堂,在漠北人心目中只算是半个漠北人、半个南夏人,众人对她的意见并未太过在意,只是例行公事地客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