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点豆腐,是一个技术活儿,豆腐的质量,全在这道关键工序上:点‘嫩’了,豆腐成不了形;点‘老’了,豆腐不好吃。”说着,就亲自示范起来。
只见他拿起小勺,将“卤水”均匀地洒在,盛满豆浆的大缸里,待开始凝结“豆花”,立即指挥学员,转盛到成型的模具里,盖好过滤水包布,慢慢挤压排水,鲜香白嫩的豆腐,就成型了!
不一会儿,马德顺来到学员中间,学员们齐声问候:“总经理好!”并弯腰敬礼。
“大家好!”马德顺回应一声,接着说:
“杨厂长是豆腐生产的专家,您们要虚心向他学习!提高豆腐质量,增加豆腐产量,满足市场需要!”
随后,马德顺来到杨正福简陋的“厂长办公室”,接过杨正福递来的开水,问道:
“福弟,最近豆腐订单很多,完成任务,有什么困难吗?”
“顺兄,没有困难。就是资金有点紧张,周转不过来。”杨正福回答。
“明天,我让财务部拨给您一万法郎,够吗?”
“够了,够了!谢谢顺兄!”
“晚上八点,我们哥俩在一起聊一聊,叙叙旧。老地方,我们自己的小吃铺!”
“好的,晚上八点,不见不散!”
晚上,巴黎贫民区的“中国小吃铺”,经理朱大伟,正在忙碌接待,来来往往的顾客。看见马德顺和杨正福到来,立刻上前招呼道:
“马总,杨厂长,里间请!”
“好的,您忙吧,朱经理!”马德顺回应以后,与杨正福走进里间。
桌上摆了几盘小吃,两双筷子,两个酒杯,一瓶中国白酒。马德顺和杨正福,边吃边喝边聊天。马德顺问道:
“福弟,当年在‘上海涉外人员培训班’,我们分手以后,您什么时候离开上海的?为什么现在才来到巴黎?中间出了什么意外?”
“顺兄,说起来话长啊!”杨正福喝了一杯闷酒,像放电影一样,慢慢倒出了自己心中的“苦水”。
原来,在马德顺离开上海后的第三天,杨正福这个小组一行10人,就被送上一艘开往西班牙的货轮,离开了中国。货轮原计划在航行途中,停靠法国马赛港,让中国学员上岸。谁能料到,计划没有变化快!
这些中国学员,被人贩子关押在阴暗、潮湿的甲板仓下面,吃不饱,喝不上水,受尽了折磨,过着非人的生活。大约在海上航行二十多天后,他们突然听见甲板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