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事吗?还是他们在胡言乱语?”
“真要是胡言乱语,你最好还是出面解释解释。”
陈策摇摇头道:“也不算胡言乱语,此事说来话长,退一步说,解释了又有什么用,不愿意信的不会信,愿意信的你怎么解释都是越描越黑,最主要的,这会浪费我的时间和精力。”
谢铎一脸欣赏的道:“你倒是从容,哪有人不爱惜自己的名声的,你是第一个。”
“衍圣公不日就会抵达京师,肯定要找你算账。他是儒家正统,势必不愿意看到天下儒生不思进取的去学这些旁门左道。”
“严重点说,你影响了儒家统治中华数千年的根基,你这是在掘孔家的墓啊!他衍圣公不敢去找周家的麻烦,但敢来找你的麻烦。”
“虽然朝廷上面有人在护着你,但孔家在大明读书人心中影响力不弱,朝廷上面的人都拿他没办法。”
“你想好怎么应对了吗?”
陈策一脸无所谓的道:“左右不过只是一老头罢了,到时候再说吧,也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陈策还没将衍圣公孔家一脉放在眼里。
谢铎噢了一声,老脸上带着几分狡黠,道:“老夫很期待,倒想看看你和衍圣公会碰撞出什么火花了,老夫想,一定会很精彩。”
陈策:“……”
……
东南。
当大批量纺织机和纺织商人纷纷涌入东南后,纺织行业果真越来越卷。
实际在朝廷鼓励商业发展的那一刻,大明各行各业的商业就开始肆无忌惮的扩张起来,渐渐开始变成无序扩张。
商业带来的利润实在太大,甚至东南和江南的一些大地主们,已经无暇去忙着兼并土地,转而将目光投向利润更大的商业上。
正如陈策对户部、工部预测的那样,随着商业之利越来越大,土地兼并的事也会逐渐减少。
一切都在按照陈策的预测方向去发展。
东南和江南各行业商业增多,尤其纺织业,这让傅家的利润越来越低。
傅元此前就已经做过应对之策,他们已经将自己生产出来的布匹,通过海上走私到日本、琉球、吕宋、朝鲜、满刺加等国。
第一批海上走私的利润已经出来了,他们的船队只要出一趟海,就能拉回来数以万计的银子。
单单一个纺织赚来的利润,就比内陆翻了五倍多!
本来东南就有许多商人走私,现在又看到傅家在海外赚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