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鞭三响,香烟缭绕。
煌煌太和殿内,今儿突然又热闹了起来,太监宫女侍卫,里三层外三层的,已经在各自的位子上站好,就等着一场大会开幕了。
按照清朝的朝制,太和殿就是个举行典礼的地方,皇上登基、皇后册立、命将出征,还有每年的万寿、元旦、冬至三大节启用一下。清初的时候,也曾经在太和殿举行殿试。不过后来改成在保和殿“做题”,在太和殿传胪唱名。其他时候,这座巍峨富丽的大殿就冷冷清清的.
但今儿却是个例外,既不是三大节,也没什么典礼,偏偏启用了这座紫禁城中最巍峨的大殿。天色未明,午门之外的轿子、马车就是一串一串的,白灯笼点的星星点点,穿戴整齐的王爷、大臣,还有一些三品以下,七品以上的官员,就已经全部齐集,等着进入午门。
这些官员今儿的身份都有点特殊,不是所谓的朝臣,或者说,他们不是以朝臣的身份来的,而是以议政王、议政大臣、议政处行走这三个身份来的。而且他们要参加的也不是朝议,而是议政王大臣会议.简称“议会”!
真是太进步了如果另一个时空的康梁穿越过来,一定会被眼前的场面给惊呆的!他们在几十年后梦寐以求的事情,这边早四十多年就实现了,是被隔壁的太平天国给“卷”出来的。
隔壁已经开过跳大神的国人大会了,大清这边怎么都给一个跪着的“议会”吧?
虽然这个大清的“议会”是跪着议政的,但是这依旧是一个极大的进步,唔,跪着进步,不也是进步吗?就跟南边一边跳大神一边向前进一样,都是进步,而且还很快!
进步的不快可不行,两边在卷呢,进步慢了是有生命危险的!
另外,大清的这些议政王、议政大臣和议政处行走不仅会跪着议政,甚至还会跪着造反!
这会儿议政王、议政大臣、议政处行走还都在行走,没有进入太和殿,大清朝的瘸腿皇上咸丰爷已经提前到达,正端坐在御座上,借着鲸鱼油灯放出的光亮,在翻看堆在自己跟前的“议政题本”。
所谓的议政题本,就是议政王、议政大臣、议政处行走们在议政会议开始前准备好了,递交给管理议政处的议政处章经,然后再由议政处章经们先过目,再分类,分出轻重缓急和联名、不联名。大体上,署名人数比较多的题本,会被摆在比较显眼的地方,让咸丰皇帝可以轻易拿到手里。
而这次参与署名最多的一份题本,则是由议政大臣倭仁领衔,由三百多名议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