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的小孩子练花滑会比成年人简单,如果一个成年人想出标准的1a,也得一周两次上冰,几乎一年才可以跳出来。
所以他们打卡的时候,跳的是1a。
这个活跃愈演愈烈之际,各地的稀少冰场上挤满了人,教练们的课程爆满,都是想来学1a的。
在这种时刻,赛季末的冠军赛悄然举行,又默默结束。
参赛者人数稀少,瓜队成员几乎大半缺席。
不过国内花滑圈没有太大的失落,他们都在忙着练1a跟丛澜的2a挑战呢,实在练不出来的,就说我们来个华尔兹跳假装一下吧!
一周半不行,我们半周还不行吗?!
冰迷:业余爱好者就是如此肆无忌惮!
丛澜看着各种艾特和评论,笑得不行,还点赞了某些人的挑战视频,什么“我2a不行但是我打滚可以从这边到那边哦”、“我炫个屁滑”……
一旦恶搞起来,黑洞都塞不下大家的脑洞。
张简方看着这个小活动的反馈,高兴地说道:“很好很好,明星运动员的号召力可以多挖掘挖掘,为了祖国强身健体,吸引大家多多开展冰上运动!”
花滑只局限在东三省肯定是不太行的,南方那么大的人口和市场,中产阶层又多,说不定就能出来花滑后备军呢?
各个品牌的冰场数量在不断增加,体总支持,政策倾斜,要是有了条件,上冰的人就多会一点嘛!
张简方:“咱们得学着外国,打造体育明星,一是让运动员退役之后也有工作有方向,二是借助体育明星的号召力来推广运动,三是……算了三我忘记了,没想好怎么编,反正是好事儿。”
詹吟:“……”
不是给了你提案了吗?!
张总你好好看看啊!
背上两句不难啊!
张总不想看,张总不想背,张总现在忙得很,脑子的运转已经超过负荷了。
知道下属们干活麻利效果好,他就放心了。
四月的时间一点一滴地走着。
丛澜忙着自己下个赛季的曲目和编舞,她现在找编舞师很方便,全世界的知名编舞师都乐意与她合作。
不过,短节目的编排,她今年选择了瑞塔,也就是jr时期与之合作的那位女编舞师。
自由滑则是联系了大鹅的艺术教母。
对方很喜欢丛澜,这也是她们第二次合作了,临近退休的年纪里,爽快地接下来了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