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蹦跶了两年多。”
“这一番,咱们定让他身首异处!”
一众言官纷纷附和:“没错。那林十三算个什么东西?只不过会些养宠的市井把戏,也配在朝堂上招摇?”
“他不知拿了严家父子多少好处,处心积虑为通关开海这等违背祖制的事说好话。这回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这次要不弄死林十三,我就不配当科廊官了!我自请辞官回家抱孩子去。”
徐瑛压了压手,示意众人噤声。
徐瑛道:“诸位,父亲常教导我,做任何一件事先要明确目的。”
“这一番,咱们的目的不是灭掉林十三。一个小小的西苑弄臣而已,灭掉他值得满朝有良知的清官廉吏联手嘛?”
“咱们的目的是阻止通关开海。阻止这次朝内奸党在天津卫跟西夷船队的贸易。”
“凡事就怕开口子,出先例。要是天津卫的西夷人跟朝廷完成交易,那今后就搂不住了!”
“为了维护祖制,为了纲常伦理,我请诸位联名写一道奏疏。”
一名都察院御史道:“奏疏怎么写,三公子就吩咐我们吧。”
徐瑛喝了口茶:“皇上不是崇尚黄老之道,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嘛?小鲜,鱼也!”
“华夏与西夷,就好比是汉家金鱼与那水凤凰。绝不能接触,绝不能共处一缸。”“西夷人嗜血蛮昧,都是些未开化的野人。与华夏接触,一定会先扮作恭顺,再露出其嗜血本性.”
“你们可以建议皇上。让夷鱼水凤凰跟咱们汉家的金鱼共处一缸。让群臣观之。”
“若能在缸中共处,则这番贸易可行。若不能共处,则此番贸易违背天意!”
“我这人嘴笨。你们都是两榜进士出身,做文章写奏疏是你们的本行。这奏疏具体怎么写,怎么斟词酌句,你们商议。”
“总之,这份奏疏一定要写的有理有据。”
大明真是一个神奇的朝代。通关开海的朝廷大事,竟跟一条夷鱼扯上了关系。
不及三日,禁海派官员的联名奏疏、单独奏疏如雪片般飞向永寿宫大殿。
永寿宫大殿内。
吕芳和林十三跪倒在了嘉靖帝面前。
林十三磕头如捣蒜:“皇爷,臣自作聪明,惹出了这么大的事端。臣该死!”
嘉靖帝倒很大度:“那群人怕跟佛郎机人的官方贸易先例一开,砸了他们的饭碗。即便没有水凤凰的事,他们也会借别的事里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