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棉花的未来无比宽广。”
“因为大明的人很多。”
“真正能穿上丝绸衣服的人很少,麻衣产量又不够,棉花正好可以补齐这个缺口。”
“我这次过来,就是想请周知事帮个忙,改良一下织机。”
周宁眉头紧皱。
他其实不太想帮这个忙。
他现在的重心都放在改良蒸汽机上。
并不想分心。
只是改良蒸汽机的确不容易,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做到的,改良织机看起来没那么难,也不算什么。
想了想,周宁还是答应了下来。
周宁道:“既然你都决定了,我又岂能不答应?”
“不过我对织机了解不多,改良恐要花费一些时间,也需要如过去蒸汽机一样,让其他人帮忙出出主意,提供一下想法。”
夏之白笑着点头:“自当如此。”
周宁苦笑着摇摇头道:“我现在倒感觉上了贼船了,原本只想着在这做一段时间,便回工部,现在倒好,工部没回去成,还要隔三差五想办法,我这身老骨头,早晚要搭你这。”
“哈哈。”
夏之白哈哈一笑,道:“周知事说笑了。”
“正所谓人尽其用,以周知事的能力,委身在工部,其实有些屈才了。”
“广阔天地,才是周知事纵横捭阖的地方,周知事若没有离开工部,又岂会见识到百姓的智慧?”
“知识最终要落到实践上。”
周宁指着夏之白,只得无奈的摇摇头,道:“这次夏进士可别再为难老夫了,得送一台仿造机械来,我好看着那东西改进,再让我凭空看着图纸去生造,老夫可实在没那精力了。”
夏之白哈哈大笑,连忙点头应下。
奉天殿。
朱元璋正在批阅奏疏。
突然殿外传来一道脚步声,脚步声很急,但又带着几分沉稳。
虽没有抬头,朱元璋已知晓,前来的是何人。
太子朱标。
朱标进殿,恭敬的拱手道:“父皇,儿臣有事禀报。”
“讲。”
朱元璋手中批阅的笔没停,眼睛也一直放在案牍的奏疏上。
朱标沉声道:“启禀父皇,经过这两个多月的治理,寿州滁州的赈灾基本结束,不过寿州滁州两地受灾很严重,儿臣请父皇下令,减免两地两年的田租。”
朱元璋点头道:“这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