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想到了解决之法,便是相信底层百姓的智慧跟能力。”
“粮食产量,关乎着底层百姓生计生活,对于这方面,底层百姓远比天下其他人更上心也更紧张。”
“因而在来应天府前,草民将不少土豆送给了开封府的百姓,并将其中的问题也一并告知了。”
“臣相信他们会找到解决之法。”
“而这都不是朝臣能解决的。”
“这段时间,寿州滁州发大水,死伤了不少人,而究其根本,其实是两州间有一段河堤决口造成。”
“而这其实是官员失职!”
赵瑁冷声道:“天灾非人力能阻,我等朝廷官员这段时间已尽力救助了,何来失职一说?”
“荒谬!”
夏之白点头。
他并不否认朝廷在积极赈灾。
但这是百姓想要的?
不是。
百姓想要的是天灾尽量的不影响正常的生活,想要的是朝廷更强大预防能力。
而这大明都没做到。
夏之白道:“自元人入主中原以来,天下灾难频发,对于耕地影响很大,若是遇到连绵大旱或者洪水,以历史的情况,只会让官府越发疲于奔命,朝政的亏空会越来越多。”
“靠着旧有的治理之法,已难以满足天下需求了,再完善的制度,也顶不住连年的灾害。”
“必须做出改变。”
“从现在的救变成治!”
夏之白的话还没有说完,立即遭到了李善长的驳斥。
李善长道:“一派胡言,我大明朝灭元而立,乃顺天之行,国运正昌,岂会如元朝一般?”
“你分明是在诅咒大明。”
夏之白看向李善长,也是来了脾气,冷声道:“你可敢对伱所说的这番话负责。”
“若是天下真天灾不断呢?”
“你可知,你这个态度,会导致天下多少人死亡,多少人流离失所,多少人家破人亡?”
李善长脸色微变,阴翳着眼道:“天灾乃上天降下的,岂是人为能避免的?但在我大明君臣的齐心协力之下,天灾的影响一直在一降再降。”
“岂容你危言耸听。”
“我不信我大明会遭此劫难。”
“大明的臣子就这么对待国事吗?张口仁义道德,闭口道德仁义,然后祈求上苍?”夏之白道。
他双目如炬,紧紧的盯着李善长赵瑁等文官,冷声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