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热爱读书、胸怀大志的人。他总是能从那些泛黄的书页中,找到改变命运的钥匙。而我,则是一个对技术充满好奇的小伙子,总梦想着能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不一样的东西。我们两人因书结缘,更因共同的理想而相知相惜。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一起经历了创业的艰辛与挑战。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但正是有了彼此的支持与鼓励,我们从未放弃过对梦想的追求。我负责技术研发,而你爷爷则擅长市场开拓与团队管理,因为我们优势互补,最终打造出了一家在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记得有一次,我们为了攻克一个技术难题,连续几个昼夜不眠不休。那时的条件有限,没有现在的先进设备,全靠我们一点一滴地摸索、尝试。但每当看到问题被一点点解决,那种成就感,至今让我难以忘怀。”廖群的眼神中闪烁着光芒,那是对过往岁月的深深眷恋。随着时间的推移,德雷逐渐壮大,你爷爷也因病离开,但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那份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记忆,始终铭记在心。陈晓,我之所以给你讲这个故事,是因为我想让你知道,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坚持梦想、勇于创新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你爷爷和我,虽然已经过去,但我们的故事,希望能成为你前进路上的灯塔,照亮你前行的道路。”廖群的话语中充满了期许与鼓励。
病房内,廖群的话语落下后,陈晓深有所感地言道:“饮水思源,此言极是!”廖群点头,目光坚定:“我岂能忘本,亦不可背离初心。陈晓,我意已决,公司日后便托付于曼莎。若机缘凑巧,望你二人能携手共进,更兼你兄长陈晨的企业,至于张万森的公司,我私心希望你能将其纳入麾下,如此四家公司并肩作战,定能摒弃纷扰,共创辉煌。”陈晓闻言,心中豁然开朗,这恰是他毕业后的宏愿所在。
时光荏苒,两人的交谈愈发深入,不觉间日已过午。陈晓瞥见手机显示已至午时一刻,遂与廖群依依惜别。步出病房,但见母女三人正谈兴正浓,他轻步上前,与赵丹阳及廖曼莎亲切问候,随后与刘可欣并肩返回校园。二人离去后,廖曼莎与赵丹阳继续陪伴在廖群身旁,直至一周后,廖群康复出院,曼莎亦重返校园。
大四,乃大学生涯之尾声,亦是步入社会、职场之前哨。对于多数学生而言,此时需积极寻觅实习机会,以积累宝贵经验。然陈晓却另有所志,他心系与刘可欣的婚前筹备及毕业论文之完善。刘可欣亦然,她关注的焦点在于驾照的考取与婚礼的筹备。她深知,学生身份报考驾照费用更为低廉,故欲趁此良机,早日掌握驾驶技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