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
裴青山不太清楚阮正阳是什么意思,但他记得彭书记在他出发前跟他说过,外面大厂的厂长,基本上都要面子,而且还喜欢听场面话,让他往这方面靠就行了。
而且彭书记还说,他们这次来,不见得能见到厂长,无论是谁作为接待,什么样的态度,他们都应该不卑不亢,省外创收这种事,有则更好,无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损失。
因为这条路子,还不见得能稳定下来。
说是这么说,可彭书记还是给了裴青山一个自己发挥的机会,甚至找关系弄来了一辆运输大卡车,要知道这种卡车不是大厂都很难弄到的。
这也让裴青山更加想做出点什么事情来,彭书记都这样培养他了,他不能让自己看起来无能像个废物。
客套了一番之后,裴青山发现阮正阳略有所思,大家也没打扰他。
小周活跃着气氛,他跟谁都很熟,无论是坐在轮椅上的邱爱国,还是不怎么吭声的裴青刚,甚至一直在客套的裴青山,他都能搭上话说几句。
等到阮正阳思考完,菜也上齐了。
阮正阳招呼着大家吃饭,“这都是咱们穗城的特色菜,大家别光顾着聊天了,都吃,趁热吃。”
吃着饭,他又跟裴青山说:“青山兄弟,咱们各论各的,我一见你,就觉得投缘,你又是远征堂兄,这样,你喊我一声阮叔,我叫你一声青山兄弟,以后常来往,咱们当亲戚走动,怎么样?”
作为一个大厂厂长,阮正阳这话可谓是把头低得足足的,也让小周意识到了阮正阳对裴青山的重视。
要知道外联采购这个活,油水可是很足的,阮正阳把这个事交给他,还表现出对裴青山的不一般,是什么意思小周不用刻意去揣摩都已经明白了十之七八。
更深的,不是他揣摩不出来,而是对于领导人的心思,糊涂两三分未尝不是好事。
这是他娘天天挂在嘴边教导他的,就怕他聪明反被聪明误。
自此敲定了溪县和平公社和穗城钢铁厂的长期合作。
从穗城到溪县路途遥远,裴青山和裴青刚谢绝了阮正阳留他们在穗城过年的好意,执意赶回溪县。
阮正阳让小周给他们准备了许多路上吃的东西,还有他们准备发给员工的年节礼也匀出了两份给他们带回家。
拿到东西的裴青山咋舌,不愧是大厂,年节福利直接两匹布,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在外头买怕是加起来得要二十几块钱,还得花不少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