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柴禾,在这种大雪封山的情况下,想要补充可没有那么容易。
鱼梁庄尚且还好一些,毕竟诸多仙师可不会和他们争夺这些蝇头小利。
但是。
庄外的亲戚们呢?
不少嫁入鱼梁庄,亦或者是有女儿外嫁的人家,都难免有些担心。
但不管如何担心,该过的日子终究还是要过。
鹅毛大雪一直持续到年二十八依旧尚且还未曾结束,但很多居民就已经开始忙里忙外接灶神。
这和小年送灶神相对,都是民俗的重要构成。
甚至就连小孩子口中,还唱着送灶接灶的童谣。
“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
对于这样重要的日子,钟立霄自然也不会错过。
核心就是,他有种强烈的直觉,若是想要再次看到他上次看到的那炉灶火,这次的接灶或许就是最有可能的时机。
也因此,在年二十八这天傍晚开始,钟立霄就将强大的神识,散落到鱼梁庄各处。
甚至都已经不再顾忌,他散落而出的神识,是否会被其他修仙者感知到。
夜幕降临,待第一户人家开始接灶之后,钟立霄强大的神识顿时就感受到,那一户人家的灶火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
这让钟立霄眼眸一亮,当即加大了对灶火的监察。
第二户、第三户、第四户
随着时间流逝,随着接灶的百姓越来越多,钟立霄的感知总算是越来越清晰。
到了后来,钟立霄甚至发现,这些接过灶的百姓家中,那一炉灶火的温度越来越高。
甚至逐渐将那一个个小家都完全笼罩,甚至就像是形成了某种守护结界。
屋外,大雪皑皑。
屋内,灶火腾腾,温暖惬意。
钟立霄讶然,这是什么力量?
怎感觉和他预料中的“机缘”有些.驴唇不对马嘴?
到了后来,钟立霄甚至感知到,这些灶火彼此交相呼应,甚至开始点亮了整个鱼梁庄。
普通百姓或许并没有太大的感触,但是对于他这样的修仙者而言,却是能够明显感受到天地灵气似乎都在和这些灶火交相呼应。
甚至不仅是鱼梁庄,就是其他人口聚集之地,那一炉炉灶火依旧显眼之至。
钟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