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郑均归来。
似乎什么都没发生。
关于永昌朝廷司礼监掌印太监高礼山叛逃之事,在整个大都督府二十万精锐之中,都成了一个禁忌。
这也是颇为无奈之举。
从经过上看,高礼山是真的‘叛逃’了,毫无征兆的向南疾驰而去,被郑均斩杀在巴塘郡郡治城中,巴塘郡守军皆是亲眼目睹。
向敌统区飞,你不是叛逃谁是叛逃?
但问题在于,永昌皇帝会信这事儿吗?
高礼山毕竟是永昌皇帝在潜邸时就侍奉在左右的太监,永昌皇帝对他的信任程度绝对比自己要高。
和高礼山一起来的四个小太监,也在同一时间被斩杀。
这就有些玩味了。
皇帝派了一个太监,来给手握兵权的大将当监军,然后刚来不到一个月,这个太监就以‘叛国罪’被斩杀了,和那太监一起来的其他人,也尽数以此罪名论斩。
皇帝就算是再愚笨,也会怀疑其中的猫腻。
不过,只是怀疑罢了。
郑均神色如常。
郑均就不信,永昌皇帝敢现在和自己算账。
自己可是在这里,帮他拦住房氏逆贼的!
若是没有自己,房家人北上博州,和魏王汇合,那魏韩之乱,永远平定不了了。
若是再大胆一些,自己直接带着二十万军队倒戈相向,投身魏王麾下又如何?
虽然自己斩杀了杨氏通窍,但在大局面前,杨氏通窍顶多‘秋后算账’,而得益于永昌皇帝的馈赠,自己现在也算得上是‘皇亲国戚’啊。
自己纳的,可是韩王嫡女,神武皇帝册封的清宁郡主!
除此之外,杨家也是有个杨潇当侧室呢。
咦。
怎么这么看,自己和魏韩二王的关系更近一些啊。
虽然杀了杨黎,但冤家宜解不宜结嘛。
这个念头在郑均心中不过是一闪而逝,在目前阶段,他自然不会临时转换阵营,那样只会让自己的名望受损。
制霸天下,名望也是很重要的。
“算了,当今之计,也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若是那永昌皇帝真的那般死脑筋,那我也要为自己考虑了。”
郑均呼出一口气来,同时眼前眸光一闪,浮现出一行鎏金小字来。
【是否预支神通‘渌水斩蛟(小成)’?因假借未来之法,挥刀万次,斩杀龙属通窍妖魔十头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