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变了。
“先生莫不是已经笃定要与我为敌了吗?”
“相国何出此言?”罗浮解释道:“在下只是觉得,相国的吕氏春秋,怕是有所欠缺。虽包罗万象却无有主旨。”
微微一顿,罗浮诛心般的说道:“况且,吕氏春秋,似乎也是以儒家为基调。”
对于吕不韦而言,他才不在乎什么学说为基调,可罗浮作为儒家当代圣贤般的存在,他既然说出了这样的话来,那么显然一旦传扬出去,说不定未来有朝一日,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反倒是会成为儒家的典籍了。
不要以为这不可能。
要知道,在诸子百家之中,仅仅是易经就差点让百家打破头。
儒家称易经为百经之首,而道家更是将易经捧上了神坛。
把上古著作,拉到自己的学派之中。这种事情诸子百家可是都没少干。
一旦杂家没有出彩的后继之人,未来有朝一日,吕氏春秋的成果定然会被其他诸子百家所篡夺的。
敏锐的察觉到了吕不韦的不快,罗浮道:“相国,既是以儒家为基调,为何不干脆以儒为核心呢?以四维八德为主旨,另立一脉。”
四维八德,本质上并非是儒家孔子先提出来的,当年齐国管仲,是最先提出了国有四维的说法。
而在儒家,管仲可谓是先贤的代表了。
当然了,正如百家抢夺前人著作的解释权一般。
管仲也一样,在墨家、法家、道家甚至是其他诸子百家之中,管仲也是先贤。
“儒家务虚,与国无益,上无法强国,下无法富民。”吕不韦显然对于儒家的观感并不怎么样。
这也是大秦地处西陲的原因。
当然了,更关键的是,战国大魔王的存在,让诸子百家的弟子们,普遍对秦国感官很差。
毕竟,战国大魔王在诸子百家的先贤著作之中,几乎全都是反面的形象和象征。
而战国大魔王,恰恰正是嬴政的爷爷,秦昭襄王。
在诸子百家的著作之中,可是动不动就把秦昭襄王拉出来当反派。
秦国虎狼之国的名声,可谓与诸子百家将秦昭襄王当成大魔王的著作,脱不了关系。
诸子百家绝大多数对秦国感官不好,秦国自然也一样。
尤其是贬低秦庄襄王最多的儒家,在秦国内部自然被多加贬低了。
这种社会风气,是整个秦国上下相互配合的结果,绝对不是一个人,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