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理念,成为了如同诸子百家开拓之子的存在,学术巨擘,武道宗师!
这样的存在,也只能是让荀子这个诸子百家公认的大宗师,亲自过来试探一番了。
“生老病死,不过是天道循环而已,有什么好不平的?”荀子不以为意的瞥了罗浮一眼,笑道:“你小子不会真以为,儒家掌门是因为你的挑战吓死的吧?”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罗浮幽幽的说道:“我不过是适逢其会罢了,岂敢贪天之功呢?更何况,我虽是儒家弃徒,但也到底是受儒家开蒙,岂能生此大逆不道之心呢?”
眼神一亮,荀子赞许道:“好一个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赞许过后,荀子却是有些唏嘘的说道:“子思之儒愈发不堪了,连你这样的弟子都容不下。”
罗浮一怔之后,很快反应过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这句话,乃是出自宋朝的苏洵心术篇。
虽然他现在所处的是一个架空的战国乱世,连丝袜高跟都提前出现了,但这句话,显然是荀子第一次听到。
“荀夫子难道是想要劝我回归儒家门墙吗?子思之儒容不下我,我又岂能容得下子思之儒呢?”罗浮耻笑一声,毫不掩饰自己对于子思之儒理念的鄙夷。
此刻在荀子眼里,罗浮的表现,就像是让他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一般,当初年轻气盛的荀子,也同样很不认同儒家的诸多理念,所以才会开辟了属于自己的一脉传承来。
虽然归于儒家,但却更接近与儒法合流的理念。
若非如此,荀子的弟子,也不会近半都走上了法家的道路,甚至还出现了韩非这个法家之集大成者和李斯这个法家巨擘来。
“如今不是当年天下纷争的时代了。”荀子意有所指的说道:“你若是想要独立于儒家之外,另开一家,怕是根本没有兴盛的机会。”
很显然,对于诸子百家真正的顶尖大能来说,天下大势他们看的很清楚。
阴阳家有观星之术,其他诸子百家也各有各的手段。
在经历了不久之前,最后一次的合纵失败后,鬼谷子只传盖聂和卫庄纵横武道,却不传连横合纵的纵横捭阖之道,就足以让人看出,纵横一脉,已经没落了,天下一统的契机出现,纵横一脉,自然也就失了生存的土壤了。
“那依荀夫子的意思是?”罗浮意味深长的看向荀子。
“你这狡诈的小子,现在就想要占便宜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