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是很大的工程量,但实际上落到每个人的手里,所负责的区域也就六七米的样子。
毕竟是修建自家门口的渠道,大多数百姓也不存在多少偷懒。
届时要是没修好,臭的也是自己,这点大家还是拎得清的。
自家男人在家门口干活,女人孩子也能顺带帮上一些小忙,实际上大部分的长安人,都投入到这一场建设中来。
稍微麻烦一点的就是坊外街道的修建,比如朱雀大街。
这里是从每坊挑选部分人,修建坊外的渠道。
坊附近的街道,劳力就从坊里出。
全城修建自然会对商业,生活不便造成一些影响,但这些影响暂时来说是值得的。
李承乾除了全面统筹整个长安城修建渠道的事情,还要规划城外修建工厂的事情。
是关于水泥工厂。
这就需要大量的工人。
石灰石,黏土,这些不要钱,但挖掘,运输,需要大量的劳力。
把整个长安城铺设一层10厘米厚的水泥,需要多少水泥?
长安城占地面积八十多平方公里,全部铺设一层水泥的话,要两千多万吨的水泥。
显然短时间内,是很难达到的。
最主要的是水泥工厂不赚钱,反而会亏钱,如果是征徭役的话,也不可能正常运作。
这是个亏本的买卖,但在李承乾看来,必须要做。
所以很大程度上,就是拿煤矿赚的钱,用来垫水泥工厂的钱了。
好在随着煤矿厂的不断开设,供养水泥工厂的问题不大。
水泥工厂的工人,就不能像是挖煤那样,多劳多得了,这样李承乾回亏死。
所以只能按照月结算,以长工的方式。
白吃包住,每月五百文。
看似有些低,其实不错了。
目前大唐的百姓,种田一年也就五千文左右的收入,收成好一点,也就六千钱的样子。
这里包吃包住,吃饭这块就等于剩下来了,还能经常见到荤腥。
累是累点,可每年能直接存下六千文,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已经很可观了。
这些工人的来源,就不是从长安城里招了。
一来是长安城正在全城徭役,二来以长安城百姓的收入水准,这样的条件去招工还是偏低的。
所以主要是从周边的城池进行招聘。有太子教令背书,各地的县令直接发布告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