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叹息道:“早些年有过些往来,想必他还记得,你只管去说便是了。”
房玄龄说得轻巧,但房遗直知道,这肯定不是简单往来的事。
因为早些年的时候,房遗直还小,只明白父亲曾经担任陛下在秦王时的军政大臣,人脉宽广,却不知道有多宽广。
后来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当了皇帝,手下的这批人自然也登临高位。
然房玄龄的权力过大,人脉太广,恩情太多,隐隐对皇权有了威胁。
因此早些年朝堂稳定后,就开始韬光养晦。
孙伏伽在李渊当皇帝时,深受赞赏,被任命为治书侍御史。
武德五年,孙伏伽因上疏而被免官。当时科举制度尚未完备,他以免官之身应进士科考试,取中第一,官授刑部郎中。
也就是在这期间,房玄龄拉拢孙伏伽,到了李世民的阵营。
此后孙伏伽拥护李世民,鞍前马后奔走效劳。
贞观元年,孙伏伽拜大理寺少卿
贞观五年,因审理案子有失误被罢免官职,又是房玄龄上疏,孙伏伽才被李世民重新起用为刑部郎中。
直到贞观十四年,拜大理寺卿。
这份情谊,可谓是恩同再造了。
房遗直疑惑道:“父亲让孙寺卿去问阴弘智,又关纥干承基之事,是怀疑太子那边?”
对于长子,房玄龄也不避讳。
“我早前听到齐王谋反的消息,就觉得其中有所蹊跷。”
“这些年,太子明面上寻欢作乐,暗地里却苦练武艺,城府之深,令人骇然。”
“想必他早已经察觉到陛下所虑,因此才故意放任魏王党的壮大。”
“终究还是年轻气盛,在被陛下用马鞭抽打后,觉得时机已到,便开始行动起来。”
“现在看来,或是纥干承基之事,早就已被太子知晓,只是这一切尚且在太子的算计之中。”
“太子将计就计,利用齐王谋反,掩盖自身,行暗度陈仓之计,以此迷惑陛下。”
房玄龄语气中有些无奈。
他并不想参与到魏王跟太子的争斗中太深,可现在的局面却在不断逼迫他,为魏王出谋划策。
主要还是陛下那边,觉得太子过于强势,暗示他进行打击。
可就如今的情况来说,其实房玄龄感觉到,自己都已经没有退路了。
如果太子即位,真的会不迁怒房家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