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起来太过容易,大量伪钞充斥市场,既严重影响了宝钞的信誉,也严重影响了宝钞的流通。
况且,在国朝建立时,中原刚经历了元廷近百年的搜刮、洗劫,百姓手中根本没有价值之物。
另外,太祖高皇帝的“重农抑商”制度,也使得商人诸业之最低者。
所以,在国朝初年市场规模较小,甚至是没有市场,绝大多数百姓买卖,还是最古老的以物易物时,对货币的需求有限。
而宝钞的过量发行导致了物重钱贵,进一步加剧了宝钞的贬值。
最后一点失败,便是白银的冲击。
禁海是太祖高皇帝时期的祖制不假,但两百年来,朝廷的船只、皇室的船只、王公大族的船只、晋徽潮等大商的船只,从来没有停止下海。
随着世界东、西方贸易的发展,白银逐渐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其价值稳定,受到东、西方市场的广泛认可。
朝廷的贸易,上层的走私,必定会影响底层百姓,宝钞的贬值又使得大明朝百姓更倾向于使用白银进行买卖、交易。
以上六点,是太祖高皇帝宝钞失败的大部分原因,但考虑到太祖高皇帝本身只是一个淮右布衣,脑子当中并没有太多的文化、经济知识,再加上当时百废俱兴,全天下用到钱财的地方太多,沉迷于印钞的快乐,也不是不能理解。
时过境迁,朱厚熜认为,这些经验教训,似乎在嘉靖朝没什么。
先说准备金,世界大部分的金、银等物都流入到了大明朝,而且,以倭岛的佐渡金矿、石见银山等大金山、大银山挖出的金、银还在持续流入大明朝当中。
发行量的问题,那更是不必担心,大明朝金、银等有重要价值的物品总价值,已经在大明朝现有经济的总价值之上,只要不是一直印钞,就不会出现问题。
金、银、铜等金属,哪怕是后世纸币,甚而是虚拟货币那么泛滥,都没有禁止,黄金,始终是重要货币的代表。
至于说银、铜,随着矿产增加、制取简单,不断贬值,只能说是回归了金属的真正价值。
银,依然是贵重金属,铜,依然是普通金属,其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
防伪的问题,是所有货币都存在的问题,黄金、白银、铜钱也都有假的,而在纸张上防伪,交给锦衣卫、工部,必然不会出现问题。
这两年来,锦衣卫靠着大撒钱术,在国内外招收、吸纳了无数有各种能力的工匠,对各行各业的技艺进行了改良,以至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