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族灭吗?
这样的事,王用汲做不出来,地方自查无果,就想了个好日子,把什么也没有查到的案情上报了上去,寄希望于圣上在好日子的时候不会发怒,将事情揭过去。
万万没想到,他是这样想的,其他行省总督、巡抚也是这样想的,事赶事,赶巧了。
毁了圣上龙驾腾迁的心情,君臣关系再度恶化。
这两千五百里奔驰,王用汲几乎丢了半条命,心里难免对圣上生出了怨言。
为了几句毁谤,圣上如此这般,未免太过小题大做了。
海瑞愣了。
他没有想到,老友如今竟然如此幼稚。
从古至今,君臣权力博弈,都不是什么请客吃饭,而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如果圣上放任朝廷、地方毁谤圣誉,使得万民之心失去对圣上的敬畏,那万民就会将所有生活中不如意的地方都归罪于圣上,长此以往,圣上还如何牧民天下?
海瑞想到,去年几场朝廷地震后,诸省上任了不少年轻能干的巡抚,从老友的身上,海瑞似乎看到其他年轻巡抚的天真。
这群得志的幸运儿,看到了大明朝不足的地方,将这些不足,都归罪于圣上。
此时此刻,海瑞逐渐理解了严嵩、徐阶那群老家伙能执掌国柄几十年的原因了。
在这些总督、巡抚心中,自己排在了第一位,然后是孟子那句“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他们,把天下人的君父,排在了最后的位置!
见海瑞不语,王用汲还以为得到了认可,继续道:“一部华夏之史,夏朝和商朝便是只有君王没有百姓的天下,当时《尚书》有云:‘时日曷丧?吾与汝俱亡!’可见民不聊生,天下百姓都有了与夏桀同归于尽的心。
商革夏命,前数百年还顾及天下苍生,到了纣王,简直视百姓如草芥,顷刻而亡。
天生孔子,教仁者爱人,继生孟子,道出了‘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万古不变之至理,秦朝不尊孔孟,三世而亡。
到了汉文帝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躬行俭约,君臣共治,以民为本,我华夏才第一次真正有了清平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唐太宗效之,与贤臣共治天下,又有了贞观之治。
之后,多少次改朝换代,凡是君臣共治,以民为本,便天下太平,凡一君独治,弃用贤臣,不顾民生,便衰世而亡。
当今圣上,厉行一君独治,置内阁视同仆人,设百官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