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也是打算修路的。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这点事没有错的。
只有把路修好了,把商路开辟出来,不仅可以发展起来,改善生活,行军的时候也方便很多。
但修路的事,还是要看边疆那边,有没有特产,没有商品,商路开辟出来也没有意义。
边疆不富裕起来,苏寻也没有多少把握收服他们。
只有表现出真本事,让那些百姓过上好日子,从心里打动他们,如此他们才会信服。
你能让他们过好日子,他们自然听你的话。
眼下说的渡口,只是为了到时候回来方便罢了。
再者,苏寻确实觉得河鲜市场弄起来很赚钱。
“大人的意思是?”
老村长有些看不懂苏寻的操作。
难道只是为了方便过河?
要知道,建一个渡口可不简单,不仅花钱不少,而且时间也很长。
除了这个,还要建造大船,花费的时间也不少。
建好了,却没有人渡,真的有这个必要吗?
老村长有些想不通苏寻这些有钱人的想法。
苏寻问道:“老人家,你们阳村的生活水平如何?”
老村长答道:“在那些土匪没来之前,日子还是能过的,因为背靠着阳河,也不用担心食物的问题,哪怕是庄稼的收成不好,也不用担心饿肚子。”
与武阳村和丁家村几个村子一比,阳村这里却是好很多。
苏寻问道:“老人家,你们想不想过得更好?”
老村长不解道:“大人的意思是?”
苏寻没有回答,反而问道:“你觉得河里的鱼还有其他河鲜的味道如何?”
味道?
老村长老实的回答道:“味道还是可以的,就是鱼这东西,比较费油,而且鱼的味道也很腥。”
不管是煮的,还是其他的方法,都是非常耗油,油方少了,味道就不好。
祖辈多年生活在阳河边,自然也是知道怎么处理鱼的。
但做法嘛!
确实不得要领。
虽然会处理鱼了,不苦了,但鱼很腥,这点事肯定的,因此,不仅需要酒,而且还需要姜去腥。
这个时代没有人工种植的姜,野山姜还是有的,要培育。
因此,鱼的味道不好。
苏寻叹气道:“老人家,你们是身在宝山不自知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