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安淡淡一笑,缓缓说道:“只要你的作品写得好,还害怕不能流芳百世吗?”
“赵先生,可是要做到李白。杜甫,何其艰难?”徐志磨一脸苦笑。
赵安仿佛一个老人一般,语重心长地说道:“徐先生,你还年轻,只要努力,流芳百世,也不是那么难。”
“谢谢赵先生吉言及安慰。”徐志磨深深地吸了口气,尽量让自己情绪稳定下来,有些不解地问道,“中国为何没有诺贝尔文学奖呢?”
“中国即使有诺贝尔,也没有你期待的效果。”赵安扣了扣耳朵眼儿,末了道。
徐志磨怔了良久,才回神过来,沉思一下:“赵先生,这是什么原因?”
“道理非常简单,因为话语权不在中国人手里,在西方手里。”赵安摇摇头,幽幽叹了口气,苦笑一声。
徐志磨又是微微怔了一下,脸上划过一抹疑惑:“赵先生,为何话语权根本不在中国人手里呢?”
“因为这个世界是以西方为中心,无论经济、政治、军事、舆论,都掌握在西方手里,所以话语权在以英法两国手里。”赵安淡淡一笑,侃侃而谈,“就是美国,也只有靠边的一份。”。
徐志磨脸上带着一丝讥讽,忍不住说道:“赵先生,美国经济好像才是老大,为何只有靠边呢?”
“美国确实是经济老大。”赵安扯了扯嘴角,继续说道,“可是美国毕竟远离欧洲,连国际联盟(联合国前身)都不是,倒是有经济影响力,至于政治影响力,只能说一般了。”
“那么中国究竟几时才有话语权呢?”徐志磨脸上有些难看,眼里望着赵安,深深地的期待。
赵安耐心解释说道,“当中国如同以前一样强大之后,话语权才能逐渐向着中国靠拢。”
“过去中国人认为西方人是蛮夷,现在反过来了,西方人认为他们是文明人,中国人反而是野蛮人。请问,哪个才是文明人?”看来,徐志磨这个狂热的西方崇拜者,已经迷茫了。
“这又是一个学术问题。”赵安一边还礼,一边幽幽一叹,看了看徐志磨,脸上露出一抹沉思神色,末了反问,“现在是公元多少年?”
“这个哪里是学术问题,不就是西元一九一九年吗?”徐志磨脸上浮起一抹气愤之色,觉得赵安有些瞧不起他,竟然向着他问如此简单一个问题。
赵安点点头,扫视在场之人不解的表情,末了解释:“西元一九一九年,意味着西方只有千多年历史,而中国有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