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国的军队已经渡过海峡,抵达了新罗,正在准备投入对新罗王室军的战斗之中。
此时的大唐,正在准备放榜,和接下来的殿试。
五月二十一日一早,贡院之前就围起了厚厚的一层人。
这可是大唐科举改制以后的第一次考试,人多也属实很正常。
到了卯时两刻,礼部的人抬着一张盖着红布的榜单走了过来。
“让一让,劳驾让一让。”
众人如摩西分海一般让出一条道路,礼部的人扛着榜单就走了过去。
李象早在贡院的墙后阶梯站着,眼看着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心中还在无限感慨。
好在现在是大唐,还没有榜下捉婿的文化。
说起“榜下捉婿”,这是宋代的一种特殊婚姻文化,即在发榜之日各地富绅们全家出动,争相挑选登第士子做女婿,那情景简直就是如同山大王抢劫,坊间便称其“捉婿”。
宋人笔记对“榜下捉婿”多有涉及,这种近似金钱交易的“捉婿”蕴涵了特定的社会文化内涵,它说明宋时经济崛起,富裕起来的平民阶层渴望跨入上层社会的一种社会状态。
最主要的是,宋朝无限拔高了文人的地位,且着重打压武人的地位,导致重文轻武的局面发生。
而在宋朝只要是进士五甲以上就可直接授官,且升迁的速度和级别之高也是其他途径入仕的人所比不了的。
所以,宋朝政府的高级官员中,科举出身者占了压倒优势。就拿北宋时期的正、副宰相来说,科举出身的人就占到了90%以上,南宋比例更高,正所谓“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就反应了当时的官场风貌。
但大唐不一样,大唐比较重门第,不可能随便捉一个女婿就结婚,或者说商人阶级也不敢去捉一个士族当女婿。
卯时三刻一到,礼部的人便将榜单上的红绸布扯了下来,露出了完整的榜单。
众人一拥上前,开始观看榜单。
会试的名次,不是总榜,而是根据考区来的。
每个考区录取五十人,根据考区来分别公布。
“江淮考区第一名,崔守业,字贞静,博陵人士!”
“江淮考区第二名,崔颖,字仲谧,清河人士!”
“江淮考区第三名,王务本,字舒予,太原人士!”
……
从江淮,到关中,再到岭南等地,一直到最后的川蜀考区。
中了的人,纷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