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钻研《小品般若》,感到经中译理未尽,又得知西域有完备的《大品经》,于是决心远行,不畏艰险,穿越茫茫大漠,寻找《大品经》原本,如此心诚志坚,一定能够达成所愿的。”
“别人眼里是苦旅,于他而言却是不同,想来行程之中也布满了会心的意趣,”少姝语带崇敬,“就像大师不远万里来中华传道一样。”
佛图澄双手合十:“南无阿弥陀佛,我等不过是在做自己当做的事而已。”
“自己当做的事?”少姝很是意外,声音不觉挑了上去,感觉像是不得不去完成的使命。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人自降生之日起,须听从‘天命’,在‘天命’中完成自己,成就个人本性,完成‘天命’所赋予的事。”思霄这样说。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出自《论语·尧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大意是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他。)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大师,佛道中人也讲天命的么?”少姝接着问道。
(“天命之谓性”句:出自《中庸》第1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大意是上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本性,顺着本性去做事叫做道,人们培养并遵守道叫做教化。儒家学派保留有“天命”的思想,例如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就曾说“畏天命”、“五十而知天命”,“天命”一直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内容。)
“是啊,众生平等,人生一场,本是来做自己的。”
“我仍然觉得有些虚无飘渺,少姝姑娘,若是说当真人人有自己的天命所在,那么该如何判明?”尹毅干脆来了个刨根问底。
这个疑问,其实刚刚也在少姝的心头打过转儿,且已有了定论,于是她犹疑的目光在舅舅与大师之间走了个来回,接着便侃侃道来,也是想要进一步确认:“我也说不好,都说人生苦短,没有足够的时间遍历一切,困惑彷徨时,不妨老老实实地问问自己:曾经为什么事着迷享受过?感到愉悦填满了整颗心,有意愿带着它努力走下去?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不仅身心合一,真正喜乐,更会不畏艰险,披荆斩棘,反而还觉得所知所能得其所哉?而落在别人眼里,甚至会像自找罪受,何苦来哉——横竖就是这么个意思吧?”
思霄颔首,予以肯定,又补充道:“所谓天命,并不是指自己成为无形力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