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贡》果然博大精深,囊括万千,奠定了华夏九州五服的理政格局。”
“是啊,这一篇读下来,不仅学到了地理、还有治理、更有道理 。”
子默起身,慢踱两步,仰首道:“说到评田定产,开征贡赋,大禹为何先评定冀州?因为冀州是舜帝所在,百姓教化,白壤肥沃,物产丰饶,赋税是第一等,乃天下贡赋源起之地。”
(白壤:《禹贡》中“九州”之土壤有五色之分,即黑、白、红、青、黄五色,现代学者分析,此五色之分应不完全是根据实际地理观察的产物,大概是以颜色象征四方(五方)之传统,参考文献:《尹荣方:大禹治水祭仪真相》。)
“原来如此。”
姐妹们纷纷应声,不觉一齐骄傲起来。
见大家讲得头头是道,少姝按捺不住,抿嘴笑道:“关于大禹开征贡赋的妙策由来,我倒也听说过一则小故事。”
“还有故事,少姝你说说看。”王文娟也不泛困了,催促道。
“话说禹有了疏导治水之法,粮物补给上却仍是犯难,他意识到随着治水范围越来越大,物资仅由部落联盟提供,显然根本治不起水,左支右绌,入不敷出,于是,连日陷在苦闷之中。不知是上天启示,还是巧合,他低头之际,见一队蚂蚁驮着食物、排着长队打脚边而过,便俯下身子,百无聊赖地用一根小木棍将一只蚂蚁拨离了队伍,将它扛的粮食弄掉。小蚁并没有大惊小怪,而是拼命找粮,重新背起搬运,又回到了队伍当中。禹不无感慨,‘弱小如斯都懂得囤粮,且自觉有序啊’,他身旁的随行却道,‘怕也不全是自愿吧!是那深居穴中的蚁后定下的‘规矩’,找来的粮食不能独享,要囤积起来支配,若蚁后饿了肚子,产不下后代,蚁族眼看就要衰败而亡’,就这样,蚂蚁运粮给了大禹启示:治水所需用度,亦应在各部族之间强制分摊,定期供应,如此方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于是,治水到了哪里,他就把评田定产、开征贡赋的办法推行到了哪里,从此,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
(“夏后氏五十而贡”句:出自《孟子·滕文公》,记载最早的夏贡,即按产量征收十分之一的实物;助,是借民力以耕公田的制度,公田的收获全部归统治者所有;彻,即贡和助兼行。所以据文献记载,夏朝开税制之首创,有人认为,从贡助彻的逐步变化,可以推断出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脉络,作为新时代的税收工作者,写字过程中,忍不住把“本职”工作的渊源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