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茹坐下来,就创办“爱心帮扶社”的有关事项进行了探讨,直到中午下班很久了,三个人才回去。
由五一农场团委创办的“爱心帮扶社”组织在方锐等人的筹备下终于成立起来了。根据医院团支部书记刘燕茹的提议,“爱心帮扶社”的每个团小组认领了一个病房。方锐又要求每个团小组将自己认领的病房贴上“爱心小屋”标识,并标注认领的团小组名称和负责人。节假日和星期天,团员们都来到病房里,不是打扫卫生就是给老人洗头洗衣服打开水等。
看见五一农场中学的“爱心帮扶社”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方锐很高兴。她也不停地来到医院进行指导着、忙碌着。但随着寒假的来临,方锐在想,如果学校放假了,怎样才能继续开展好这项活动呢?这样想着,另一个问题又进入她的思考范围,那就是,五一农场每年都会毕业一批初、高中学生。他们毕业后,有的继续深造,有的踏入社会,基本上不会再回到学校参加这项活动了。如何将这项活动长久地开展下去呢?
方锐在苦苦思索着,她把前些年在大学里的团组织生活又在脑子像电影里过了一遍,仍然没找到可参考的做法。于是,她再次来到五一农场中学,和郝广生商量,共同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方锐刚走到五一农场中学门口,就看见操场上的学生们拿着红木棒进行接力赛跑。原来他们是在上体育课。看到这情景,方锐眼睛一亮,对!就像学生们拿着红木棒进行接力赛跑那样,采用接力的方式,即使一届学生毕业了,只要学校还在,年级还在,“爱心帮扶社”组织就会像一团火,一届接着一届传承下去的。
想到这里,方锐转身回到团委办公室,立即将自己设想记录下来,并计划将所有基层单位团支部都发动起来,对需要照顾的老人进行造册登记,让“爱心帮扶社”组织扩大到全场各单位,在五一农场全面开展扶老助老活动,让每个单位需要帮助的人都能得到团员青年们的帮扶。
这天是周末,方锐又来到职工医院里,和刘燕茹一起到“爱心小屋”病房里察看着,见“爱心帮扶社”的社员们一如既往地在打扫卫生,帮助老人洗头洗衣服等,方锐很高兴。她信步来到一间病房里,看见一位维吾尔族老人正在拨弄着一件乐器。方锐仔细看了看,见这件乐器上部细长,顶部弯曲,最下面是一个半球形的小箱子。她虽然生活在边疆,在大学里也听过维吾尔族老师和学生弹奏乐曲,但却没看见过老人手上这种乐器,于是便好奇地问:“叔叔,这是什么乐器呀,我怎么没见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