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室之臣。今袁术背弃汉室,则我将为汉室而讨贼,持奉大义而讨贼,试问何谓反乎?”
说着,孙坚语气凛冽,呵斥说道:“今反叛之人非我孙坚,而实为袁术匹夫。我将率兵马讨袁,以为汉室复仇。”
孙坚为了反袁,已是筹备多时。他在鱼复称病不往宛城之时,便早已让人趁禅让大礼时,将家眷从宛城接了出来。今无后顾之忧,孙坚岂会畏惧袁术,故不如当着使者的面,竖起他为汉反袁的旗帜。
黄桓言语为之一塞,见周围甲士虎视眈眈,后背顿时发凉,今时方明白相比孙坚反叛,更重要是他有性命之忧。
“公今欲杀我乎?”黄桓颤声问道。
“杀你?”
孙坚摇了摇头,将早有备好的书信交于黄桓,笑道:“君既来鱼复,不好空手而归,劳君为我代传书信于袁公。”
“书信!”
黄桓瞧着手中的巾帛,脸上露出担忧之色,生怕孙坚在里面写了不好东西,袁术看了之后会连累自己。
似乎看出使者的心思,孙坚笑了笑,说道:“信中非辱骂之言,而是叙述旧事之信,君安心上呈。”
“多谢将军!”
生怕孙坚反悔,黄桓匆匆而走。
待黄桓离开之后,孙静按剑入堂,拱手说道:“禀兄长,弟已命千人驻守秭归,封锁大江上下。”
“善!”
孙坚说道:“秭归、白帝、鱼复为巴蜀咽喉,今沿江重镇劳幼台固守。另向荆州诸郡分发讨袁檄文,看能否有人响应。”
孙静沉吟说道:“我闻曹操纵横淮南,刘备割据交岭,此二人皆视袁术为仇寇。兄长既奉大义而讨袁,何不如遣使联络曹、刘,看能否得二人呼应。”
“幼台之言有理!”
孙坚踱步而思,说道:“我起兵反袁,占据巴蜀,袁术将会震怒。其地跨三州,民众百万,将士十余万,我军不可力敌之。故如能让曹操、刘备二人应和,则能分袁术之重兵。”
“况巴蜀初降,人心不稳,今我反袁,恐刘氏余孽作乱。有曹操、刘备二人牵制袁术,我将能安抚巴蜀人心。”
孙静说道:“巴蜀多俊杰,兄长欲治巴蜀,非仰仗土人不可。昔刘焉崇东州而抑土人,兄长需引以为鉴。”
“善!”
58320126
周府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道德书院】 www.ddwm.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m.ddwm.net,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