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窗,至于桌子和床啥的就更加不需要考虑了。
但就这个铁皮棚屋,几乎已经算是村里最时髦的建筑了,因为村民住的房子都是当地一种像芦苇一样的茅草,夹上竹板搭建的。
对比在国企的生活场所,二十四小时免费空调,单间公寓,阿枫分分钟有想打道回府的冲动。可来时的豪言壮志,亲戚朋友的殷切期盼,加之言语不通、归不知途的窘境,让阿枫只得打碎牙齿往肚里咽。
万般无奈的留下,吃住又成了问题。工人是自备伙食,一个芒果就着一盒米饭就是丰盛的一餐。而阿枫和晒场的几个当地管理人员虽然在旁边一户村民家中搭餐,但条件有限,吃好肯定是不用想,伙食怎么样后面再说,当晚骨头都快散架,哪还有食欲,只想尽快睡一觉。
几名晒场管理大献殷勤,将公司给阿枫准备的吊袋两头系在铁皮棚屋下面两侧的木柱子上,原来这就是旱季结束前阿枫的永久床铺。
阿枫此刻已彻底接受了这无奈的现实,他躺在吊袋中,竟然感到了一丝新奇与趣味。然而,迷迷糊糊睡至晚上十一时左右,却被身上的疼痛唤醒。
此时才知道整晚躺在吊袋中是一种什么体验,就像身体的每一个着力点都被吊袋绷得铁紧,全身没有哪个位置是舒服的,甚至翻个身都不可能。昏昏沉沉挣扎之际,人一咕噜就从睡袋上掉了下来,谢天谢地,身下是沙地,否则非摔个半身不遂不可。
如此之大的动静,将周边吊袋中的村民都惊醒过来。众人呱呱唧唧的商量了一通,几人迅速转身离去。
此时阿枫也没有心情睡了,手机也没电,真是叫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依偎坐在铁皮棚屋外沿的柱子旁,盯着天上那轮明月,竟有些哭笑不得。
不一会儿,几名热心的村民合力搬来了一张简陋的竹床,轻轻地放在阿枫的吊袋旁边。尽管他们的话语对阿枫来说如同天书,但他敏锐地捕捉到了他们温暖的手势,明白这是邀请他躺在竹床上休息。
在此窘境之下,阿枫反而极其感动,当他躺竹床上时,内心的满足与安宁,绝非简单的“满足”二字所能形容。
整晚睡的磕磕碰碰,难以入眠。但年轻就是优势,当新的一天破晓,昨夜的悔恨已烟消云散,又是一个全新的阿枫。
村民又又找来了一位精通英语的大学生。对于阿枫来说,那蹩脚的英语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多日来未曾与人畅快交流,此时阿枫几乎是倾尽全力。他巧妙地运用着各种词汇,同时手舞足蹈地配合着手势,来传达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