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隐为大商一大威胁。”
“日后天下若是有变,在阐教的支持下,周国大概率的会趁势而起,行谋朝篡位之举。”
就周国现在的表现来看,哪怕没有后世的记忆,敖丙都敢说他有反意。与阐教交好也就罢了,还时不时的停止朝贡,试探大商及诸侯的反应。
须知,当初成汤造反的时候,也是如此,先停止对大夏的朝贡。
若天下诸侯仍旧愿意听从夏后氏的命令,前来讨伐他,那他立即就割地赔款,向夏侯氏请罪。
反之,若天下诸侯不再听从夏后氏的命令,那就是时机成熟了,取而代之的机会就在眼前。
成汤以此法试探出夏朝的虚弱,并成功取而代之,建立了大商。
西伯侯的父亲与祖父,皆有样学样,也以此法试探大商。可惜,他们运气不好,试探失败,先后为商帝所杀。
从这里就能看出,起码从西伯侯的祖父起,周国就对大商有了不臣之心。所以说,周国会谋反,是有理可据的,并非无端臆测。
“相国也是这么认为的?那相国以为该如何对付周国,是否要出兵讨伐,绝其宗庙社稷?”
见敖丙也认为周国是威胁,帝辛不由兴奋的问道。
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是他的缺点,一听到要打仗,马上就来了精神,也不管国家能不能承受,时机合适不合适。
“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凡事都要讲个名正言顺,便是要讨伐周国,也要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才行。”
“这样才能让其余诸侯心服口服,不给他们救援周国的借口。”
敖丙耐心的解释道,在没有抓到周国谋反的证据前,就直接派兵讨伐周国,且不说能不能成功。
只说这举动,就给了其余诸侯援助周国的理由。今日帝辛能无故伐周,那明日就能无故伐他们。
念及至此,天下诸侯谁能不慌?是故,哪怕只是为了自救,他们也要派兵相助周国。
“名不正则言不顺……”
“名正言顺吗?相国高论,予受教了。”
帝辛愣了愣神,反复琢磨敖丙的话,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不由拜服道。
旋即,就听他继续问道:“该以何种理由问罪西伯侯,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呢?”
“西伯侯,贤人也,必是忠君爱国之辈,大王可传旨给他,向他阐明阐教的谋划。”
“想来,以西伯侯之贤德,在知晓阐教的歹毒用心后,必不会与其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