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只送一名男童来读书,祝家却是少有的,各个男孩儿皆送来念书识字。”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即便是一母同胞也都还有资质不同,更何况是家里的孩子们,读书识字也不全都为了以后做学问、当官发财,盼着他们念过书长了见识,有自个儿的想法和奔头,能想清楚以后想做,而不是被父母拘在这儿村里种一辈子的地。”祝笑着说,“这不过是我妇人愚见罢了,莫要笑话。”
“这位言之有理,反倒是我想得太过狭隘了。”傅伸手摸摸留哥儿的头顶道,“你是个有福的,有个好娘亲,以后可要好生念书,想好要走的路,更要好生的孝顺你母亲亲才是。”
今年的童生试比上一次的晚,要等到二月下旬才考,城里租房子的事儿郑大夫已经给落实得清楚了,所以祝家倒是也不着急去城里,直等到二十号才动身。先前家里就说好了,让祝永鑫陪着博荣去城里,临走前一晚荷花却又说要去,说好歹能帮着洗衣裳做饭,方氏觉得倒也有理,而且也荷花素来都是稳当懂事的,便也就应了她一道去,但还是忍不住嘱咐道你过了年这都九岁了,可不能总把当个孩子似的,城里不比咱们乡下地方,上回的事儿你怕是也还记得,老实的在家呆着,照顾好你大哥和你爹,莫要出去乱跑,娘可万万再受不住你再来一回了。”
“娘,放心吧,我只是担心哥哥去了吃不好,我就老老实实的在家做饭,买菜也都让爹去买,这样行不?”荷花满口地答应着。
方氏这才算是放了些心。
第二天一早,方氏在家里熬了粥,煮了鸡蛋,给博荣换上小秀给做的新衣和新鞋,又检查了一遍包好的行李,给祝永鑫带够了银钱,又嘱咐若是银钱不够,可以去城里找陶掌柜先把能拿的银子支出来。
祝永鑫套好了牛车,拉着全家先去了老祝头那边的院子,见家里人全都在门外等着送博荣。
博荣从车上跳下来道祖爷、爷、奶,大爷,四叔,你们放心吧,我一定尽最大的努力,不让你们失望。”
祝老爷子闻言上前两步,拉着博荣的手道好孩子,祖爷你有心气儿,有心气儿是好事儿,但是也用不着怕谁失望不失望的,可别想太多,好生地考就是了。”
杨氏也从怀里掏出个护身符来,亲手挂在了博荣的脖子上道这是个保平安的,考啥的奶奶也不懂,只盼着你这城里平平安安的,奶就放心了。”
告别了全家的人,路上倒是也顺利,没到晌午就已经到了城里租的院子,郑大夫已经在里头等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