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成事在天。”
“公孙将军此人,吃软不吃硬,若使君回以劝谏之语,公孙将军只会觉得使君聒噪;但若使君辞藻诚恳一些,只跟公孙将军述说旧情和难处;公孙将军心一软,没准就答应了。”
“即便最终不成功,使君也问心无愧。”
“毕竟,大司马有此劫难,必然也是跟公孙将军一样,将田元皓的劝谏弃之不用了。”
刘备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双眸恢复如常:“就依显谋之言吧,待我书信一封,就让那使者送回。”
郑平又道:“为了避免书信被袁绍截获,让云长率先登营护送,倘若公孙将军肯放人,正好让先登营护送大司马回青州。”
“翼德则率锐士营接应,若有阻拦,立杀不赦。”
这种机密事,要途径袁绍的区域。
若是一个不小心被袁绍截获书信,即便公孙瓒肯放刘虞来青州,袁绍也一定会暗中遣人截获。
甚至还可能假扮公孙瓒的兵马,将刘虞击杀在半路。
因此。
郑平不仅要保证书信安全的送到公孙瓒手中,还得保证刘虞能安全的回到青州!
解决了刘备的困惑后,郑平又到衙署中见治中刘惠。
“豫州有消息传来,董卓任命颍川太守曹操为豫州刺史、镇东将军、加封费亭侯。”刘惠将最新的情报递向郑平。
一听曹操这个官职,郑平眼神一凛:“豫州刺史,曹孟德还是心在豫徐啊。”
曹操是沛国人,若按桓帝时期约束党人结党营私的三互法的回避制度,曹操是当不了豫州刺史的。
但这回避制度太复杂,导致选用官吏极为困难,以至于幽、冀两州的长官长期空缺。
春秋时有晋国大臣叔向曾说过:国将亡,必多制。
三互法虽然对于最高统治者桓灵二帝而言,可以预防党人勾结,但却对士民百姓无益。
董卓可不吃这一套。
对于董卓而言,谁当豫州刺史,取决于谁对董卓有利。
一开始被任命为豫州牧的陈王刘宠,以及后来的豫州刺史郭贡,都是豫州人。
谁有用,董卓就封谁。
想到这里,郑平召来了祢衡。
“正平,你去趟陈国,去寻陈相骆俊。”郑平嘱咐道:“陈王轻而无备,难防刺客。时局纷乱,兵祸迭起,若陈王遭逢意外,陈国之民也会因此流离失所。”
“提醒骆俊,提防袁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