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明的传统社会风气,不孝敬老人会受到乡邻的指责,当然了,这一切是建立在满足温饱的前提下,否则肚子都吃不饱了还谈什么道德。
至于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有些人天生的坏,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但正如统筹法。
最好的一部分不计算,最坏的一部分也不计算,大明只能力求追到完美,却也做不到真正的完美,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做到。
毕竟有些父母自己都做不好,那么有做不好的子女岂不是正常。
“子女多半要看父母,你们的母亲教导有功,养育了两个好儿子,你弟弟赵锐也是闻名的编剧家,编剧了好些有名的戏剧。”
“臣弟从小喜爱戏剧,能有今日的成就,全赖太子殿下之德,我们一家才能有今日。”
赵宏真切的说道。
他们父亲早亡,孤儿寡母的生活极其艰难,如果不是太子殿下,母亲哪里有到铁道工程部为人做饭的生计,乃至母亲加入北平大剧院,他们两兄弟重回学校,多年来的教育下,才有今日的成就。
一切的根源都在眼前人的身上。
朱高炽露出欣慰的眼神。
自己做的一切不就是为了“家给人足”、“斯民小康”么。
历史上永乐朝,朱棣在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认为“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
大力发展和完善军事屯田制度和盐商开中则例,保证军粮和边饷的供给。
派夏原吉治水江南,疏浚吴淞。
在中原各地鼓励垦种荒闲田土,实行迁民宽乡,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进生产,并注意蠲免赈济等措施,防止农民破产,保证了赋役征派。通过这些措施,永乐时“赋入盈羡”,达到有明一代最高峰。
永乐三年,全国税粮31133993石,这是连续第三年保持在三千一百万石以上的税收,按照当时不足一千万户的民户统计,每户平均纳税超过三石。
此外从永乐元年起军卫屯田的收入也达到高峰23450000石,加上民户交纳的税粮,平均到当时人口,人均超过一石。
在永乐二十二年间,“税粮总入达691,312,600石,平均岁入超过三千三百万石,而且总的趋势是增长的。这是有明一代的颠峰时期。”
而在永乐一朝,修永乐大典,北复塞北,加强奴儿干的治理,深化与乌斯藏的驿站,收复交趾,推行宗藩体系,七下西洋,修运河等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