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例就是写主角吃屎的剧情,的确是打破期待了,但读者也被毒跑了。所以在我的个人理解中,衡量一个剧情是否合格的标准就是,既要打破读者对具体情节的期待(不要被猜出剧情发展),又要满足读者马斯洛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方面的期待。
无限流小说发展到今天,其实已经有点套路化了,剧情无非是主角或因为意外,或是为了满足愿望,进入主神空间,通关一个又一个的副本,一步步变强,探究游戏本质。读者的精力是有限的,乌泱泱那么多本无限流,我写作过程中经常有不配得感,我凭什么让读者花费时间看我写的书呢?后来我总结出来两点原因:一是小众细分赛道,二是微创新。
什么是小众细分赛道?起点app打开标签筛选,同时包含无限流、无女主、杀伐果断三个标签,三日内有更新的书只有七本。再加上“原创副本”这个标签,一本书都没有。而含有这些标签的书中,正文内容完全符合标签的恐怕还得减半,我一瞬间觉得压力骤减。作者觉得竞争大、卷,读者觉得没书看,一方面是推荐机制的问题,另外一方面恐怕也有选材不对齐的原因在。
接下来是做梦时间:如果我再写一本无女主无限流,主角像苏晓那样杀伐果断,不放毒,再稍微有点水准,岂不是就能吸引一部分看了《轮回乐园》觉得不过瘾,还想多看几本的读者了吗?结果一搜,发现已经有人这么做了,这里推荐一本叫做《虚空灯塔》的书,更新比我还慢,哈哈哈。
然后再说创新。一个是人设创新,主角可以是反派,是邪神,是小孩,是老头,做一个有趣的人设,加一些背景故事,加一些动机和欲望,提炼一下三观和认知,添一些癖好和小习惯,和市面上大部分主角区别开来。
最近在看一本书叫做《长青仙尊》,又想到以前看过的一本书叫做《高龄巨星》,仙侠和都市分类,老头主角有了;无限流分类好像还没有。年迈的福尔摩斯先生或者莫里亚蒂教授进入无限流游戏,看上去不起眼且和蔼慈祥,实际上又强大又疯批,听起来挺有趣的,不是吗?
还可以在副本上进行创新,规避一些比较老套的选材,再融入一些跨学科领域的元素,比如美术、中医、采石。美术方面,《画怖》有了;中医和采石等各种非遗元素,好像还是蓝海,再加上最近阅文在搞非遗征文,未必不可一试。
写原创副本固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很耗费精力;写非原创副本,或许可以考虑从一些古籍名著中取材。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