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了东侧;文聘部则做为左翼,放在了西侧,而把自家的扬州军单独留在城内。
这番安排布置说起来自然没甚么错,盟友归盟友,却也不可全然信任,尤其是自家和刘表为敌多年,袁术面对荆州军时自然要留个心眼,且
他又是主帅,所以把本部放在城内合情合理。
可坏就坏在一点。
出于某种莫名的警惕,袁术也不欲荆州军和徐州军有太多交集,结果便是两支部曲分置左右,说是拱卫也行,但要说是环伺,甚至是夹击之势...
其实也未尝不可。
便在驻扎平舆的第四日,也正是黄忠劫走刘赦地次日,收到消息的吴胜暗中派人通知了文聘,便在当夜寅时三刻,两支部曲同时暴起发难!
两州军马合在一处本也数量过万,再加上出其不意的偷袭便宜,一场混战竟是立刻便攻入城内,将扬州军打的节节败退,困守内城。
但这其实还未到胜负已分的时刻。
毕竟此番袁术率领了两万人马,汝南更是他的地盘,虽然失了外城,其实并非没有一战之力,闻讯之后,袁术暴跳如雷,当即招拢人马,本待吹起反攻的号角,不料双方鏖战的时刻,竟又来了第三路人马!
乐进率领的兖州军竟在此时也来到了平舆城外,更对扬州军发动了攻势!
这一路人马赶来的结果,便是不仅在地利和士气上,三方联军的兵力也和袁术相差无几,他们牢牢把城池困住,袁术几次突围都没有成功,无奈之下只得派人附近求援。
汝南郡毕竟至今还属于袁术的势力范围,平舆附近的几个城池,如上蔡、南顿、安城本欲起兵驰援,谁知便在这个时刻,彭城的徐方亦闯入了汝南,更直接攻破了下蔡,敌人大军压境,这些人登时心中慌怖,自保都嫌不足,又不敢轻举妄动了。
说白了这就是东汉末年诸侯割据的真实情况,大部分州牧对境内的掌控力其实并非绝对,郡县实际上是在地方豪强的手里,他们或许愿意效忠你,但前期是不与自身利益有所冲突。
如王政与徐州这种「但有号令,莫敢不从」的,其实反而属于异类。
这样等于是四路人马会合,军力已达到接近三万的恐怖程度,当即并力作战,日夜攻城。
同时间,根据郭嘉的嘱咐,在寿春上演的戏码在汝南也一般无二的上演着...
招降、造谣、寻找内应,尤其是招降这块,寿春这边有个刘赦,汝南这边徐州军也找了另一个人,陈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